我从前写过一篇<<像鸡蛋灌饼一样做市场>>,(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ec1cf10102vg4l.html),对家附近一个创业时期的鸡蛋灌饼摊各种吹捧各种赞,经过又一段时间的观察后,个人欣喜的发现,同是灌饼摊,已经有基本实现原始积累、转型升级的小微企业了吼,那就是我家附近的另一个灌饼摊。且听俺慢慢道来。
这个小企业或说灌饼摊的成立时间已经很久了,个人印象中起码有七八年之多了,打从当年北京刚兴起鸡蛋灌饼时这个摊就在这边出现并扎根发展了。这么多年过去,人物不变,还是那两口子开的夫妻店,场景不变,一直在社区里一个固定的老地点营业,内容基本不变,除了多年来持续经营并发展鸡蛋灌饼外,还增加了煎饼,也算是新产品研发量实现了100%增长乎,由一个产品变成两个了不是,而且生产设备也进行了转型升级,由那种清一色的灌饼铛升级成也能摊煎饼也能摊灌饼的两种饼铛机型,用官话说就是大幅增强核心竞争力哈。因为这摊历史悠久,远近(社区)闻名,在早点摊中也算是老字号了,所以和那种还在发展客户的新兴企业比,已经有老企业的风格了。比如上文中那个初级发展阶段的新摊子,一张饼有加咸菜、加蔬菜、加辣酱加肉加肠等多种选项,价格三元五元不等,这个老字号已经是清一色五元统一价,选项唯二,或加肉版灌饼,或择煎饼。那种三元版的基础型咸菜版鸡蛋灌饼,根本就没出现在老字号摊子的菜单上,好吧,它家原也没有菜单,只在车上简单标明,灌饼煎饼一律五元。尤其让人想到世界工厂和现代化企业的是,他家的灌饼不是那种现和面擀饼烙制型的,摊上有一堆白花花呈半熟状态的鸡蛋灌饼半成品,看起来就是那种在铛上烙几下两分钟既好的,当时个人既感慨这货都有半成品像饭店一样了。在此插枝花:各位都知道很多饭店的点心如:奶黄包、叉烧包、甚至很多扣肉、蒸肉边上围一圈放的杂粮包、小馒头都是外进货,是已经加工好的半成品吧,饭店唯一要做的只是加热下。当然,通常这种半成品的味道都不及现做的香,而且由于有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高悬在经营者头上边的成本这个东东,外进品当然是被努力压到极限,由此可见,生产厂家(当然更可能是一堆小作坊)用的油盐面等原材料的质量也自是可以想像。这就好像现在很多国有品牌大企业都靠着OEM的代工形式生产产品了,无他,听话,出活儿,便宜,好用。
从经营态度上,老字号和新企业也是不一样,键者在老字号买饼时,刚往摊前一站,摊主便以很熟稔的态度说,来啦,来几个?俺:OMG,说实话,俺上次在他家买饼已经是几年前的事儿啦,当然,也许是摊主记心好,对每个来光顾的消费者都念念不忘,也许是俺长的有特色,咳,更可能的是因为老字号摊在这里已经有群众基础了,所以才有一么一种“我们很熟”式的待客态度。
当然,说一千道一万,别管是老摊主还是新商贩,挣的都是辛苦钱,因为他们是服务行业而不是垄断企业,要生存发展,只有靠留住旧客户,发展新客户,这样,在每天接触的每一位客户都有可能发展成长久客户的大前提下,就一定要努力维持好客户关系。以他家的能力可做不到爱存不存(ICBC),也不会有大批的客户求着,总之就是买方市场。一个十字架之差,卖方、买方差别巨大。但这个社会是在不断向前发展哒,比如俺小时候的垄断企业副食店、百货店、粮店(有人听说过这个东东吗)啥的,现在,现在都倒闭啦,所以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那么说怎么做才能旱涝保收?无他,自我发展哪,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发展才有核心竞争力,只有在发展中才能解决一切问题。你看人家一个灌饼摊都设备升级,系统改造了,何况我辈乎?此正是: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祭祀不辍。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国观国,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