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在写有关城市文化方面的论文,由此引发了一些我对文化的思考。目前学术界很难给文化一词做具体定义,剖开文化一词的表征,其意义深刻。犹记得年少时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他用文字记录着北方广袤沙漠的粗矿,南方亭台楼阁的温婉,这些历史的记忆或多或少停驻在华丽的帝王宫殿,朴实的百姓人家亦或岁月侵蚀下的斑斑锈迹和断壁残垣。正想到雨果所言“建筑是石头的史诗,是凝固的音乐”,当我开始试图在文学中找到历史的光影时,我渐渐发觉眼前的建筑,眼前的城市已经不仅仅是钢筋混泥土的砌块,我急切地想知道这座建筑的故事,这里曾经或此时此刻以及不久的将来又会上演怎样的故事情节,而在来来往往中又会在这里留下些什么。
写至此处,我不经对当下的中国文化进程有了进一步的反思。从高中起教育体系就进行了文、理科的硬性划分,而理科明显的优势体现在:好找工作,工资高等方面,坦白而言,我对这样的文理学科边界过于清晰的硬性划分是不太看好的,就像大脑有了左脑和右脑的平衡协调工作才能保持大脑的灵活性,单方面使用左脑或右脑或多或少都会导致机能失衡。这种从教育方面的失衡,慢慢也产生了一种文化的不平衡、缺失感,在以技术实用为主导的理工科中如若缺少人文素养的感怀,也便少了一份达则兼济天下的情怀和历史的责任、使命感。
古来闲暇时光,琴棋书画,取其一随性而做,便也是十分陶冶情操的即兴雅致之事,当下自然少了许多这样陶冶情志的活动,多了酒桌上的应酬,油腻。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还是深重的,我不希望随着时间的流逝,遗失掉太多古典的雅致、浪漫、对美的追求以及断壁残垣间的历史厚重感。没有这份对文化的情怀,我眼前的城市自然少了温度与灵性,少了色彩斑斓的记忆。作为一个匠人,最重要的不是技术的娴熟与否,而是一颗匠心的养成,有了美的追寻,你手里打磨的器物也美了许多;作为芸芸众生去尝试着感悟生活,体验城市的深层次魅力,不要让现代的洪流冲掉历史的记忆,仅剩空虚的欢愉。
我希望历史是有温度的,是可以接触的,当摸着秦砖汉瓦,那种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一直可以让生命保持一种热情,保持一份深刻的清醒,当摸着楹联回廊,那种柔情温婉可以让生命保持一份平和,保持一份恰到好处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