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喝橙汁的少年郎
与那些考试有人带、有人陪的人不一样,我就是那个你们口中独自一人去参加考试的女生。
从12岁开始,我就是这个圈子里的一员了。我自己报名、自己参加考试,几乎从第一个环节到最后一个环节,我都是一个人完成的。
今年七月份,我决定参加国考。可能就是出于好奇心,我很想去看看大家口中“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考试到底是何方神圣。
自从去年毕业之后,我就丧失了整天泡在书里的闲暇时光,除了每天7个小时上班时间和睡觉时间以外,我似乎把所有剩下的时间都花在这场考试上了。
平均起来,每天用来看书的时间大概是4个小时左右。除了每一次实战模拟的时候发现自己从来就做不完整套试卷以外,整个备战的状态还是不错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最开始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把行测的教材看完,重点的地方用笔做好标记,以便回过头看的时候,一本四百来页的书就能轻松的变成一本重点笔记的小册子。买教材的时候,根据试卷的考题设置,分版块分别买了专项突破的习题册。
看完教材开始刷题,到11月份的时候,基本上手中所有的真题、纸质习题、模拟题全部刷完了。最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在手机里下载了粉笔APP,每天坚持刷题数量,上班空闲的时候,利用电脑通过腰果公考官网刷题。直到考完行测考试出考场的那一刻,我觉得所谓的题海战术真的是胜过其他一切方法。
题海战术是好,打好组合拳更重要,关键是心态要摆正。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心态特别好的人。我一直记得我当初学车的时候,也是考试的前几天,教练说,高考这种大风大浪你都成功过来了,你还怕小小的科目二吗?但是,那个时候的心态是真的不好,太过看重考试结果,以至于整场考试紧张地腿一直在颤抖,说真话我都觉得那时候的腿不是我的腿了,压根儿就不受我大脑神经系统的调节。
这次国考前一天遭遇的事情,现在想来,果然是遇上“心态不好这局要炸”的危急情况。
国考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考点,好巧我就在这么一个没有考点的城市,更巧的是我还被所谓的随机分配到一个偏僻的郊区。跨市参加考试,赶早不赶晚,但是我并没有捞到“早下手为强”的机会,总是有人行动比较快。折中的方法就是,提前一周在市区订了房间。
买的是到徐州中午12:30的车。过安检口遇到同事,问我一个人去哪?我说去徐州考试去,同事说很佩服我独自一人去考试的勇气。这也不算什么,毕竟一个人跑到离家两千公里远的地方上班的事情也不是没干过。
坐在车站大厅候车发呆的时候,乘务员说车晚点了,最后到汽车总站的时候已经4点。在火车站找公交站时绕着站前广场转了一个大圈,智商简直不在线。赶到订的酒店时,由于只剩一间房了,前台说环境有点吵,让我去看看能不能住。向来坚持做事不拖泥带水的我,直接干脆把房退了。
出门右转,人生地不熟,没有可以寻求帮助的人,就这样天黑了,我还站在公交站台旁边,一辆出租车停在我面前,大叔问我去哪里,当时也没想一个女生就这么上车会不会遭遇什么绑架、抢劫之类的危险,潜意识里面找个住的地方更迫切。
司机大叔带着我在考点门口溜了一圈,然后把我“丢”在附近的街上,自己拍屁股走人了。悲剧的是住的地方我没找到,把脚扭伤了,挣扎着起不来,冒着别人看傻子一样的眼光,蹲在商店门口好久才缓过来,接到朋友电话的时候哽咽了一下,一句“我不想考了”差点说出口。
找了两家都是没房的情况后,我都要抱着睡大街的想法自暴自弃了。幸好运气还不错,遇上一家人退房,这时候才发现自己是一手的血,想来是摔倒的时候,不仅扭了脚,也擦破了手。
祸不单行,古人诚不欺我。
大晚上停电了,走道里尽是一片手机电量不足的提示声。刷完两组题,还没来电,这个时候真的心态炸了。前面发生的一串事,都没有让我把这种不详暗示在第二天的考试上,但是停电加失眠,我却连安慰自己的动力都没有了。到最后,原本踌躇满志、信心满满的状态就变成了破罐子破摔的状态,甚至特别娇气的想着为什么要花钱出来受罪。
我最终还是没有放弃这次考试。
担心自己没有休息好会在考场睡着,结果并没有。下午开考前,有一种预感,这次申论可能会很难,女生的第六感果然准的不能再准,谁能告诉我老子到底说了些什么?
整个两天,我把所有不幸的事和幸运的事都体验了一遍。考试的结果对我而言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准备考试的过程中我所学到的。
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坚持不容易,放弃很简单,凡事无愧于心就好。有时候,困难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是心理素质的一块试金石。得失心不要那么重,成长其实就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
——The End.手上有一份很稳定的工作,为什么还要坚持参加国考呢?因为二者选其一,舍不得放弃,这也许就是保守主义者的贪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