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傅~~~
我坚持不住了!
我心里一直有个梦,
想去嵩山少林学武功,
就像电影里帅气的超人,
行侠仗义,飞檐走壁。
被抖音小视频“屠害”了很久的自己,终于有机会去打卡爬山,走向少林之地——嵩山。
全程嵩山走了两天,第一天爬的是太室山,可以看到峻极峰(海拔1400m+),不沿着下山的楼梯走,还可以见到小瀑布,近的路程直接下山到嵩阳书院,真的会膝盖疼哦。今天分三个部分讲吧,愿你喜欢。
一
自然风光,真的不错
泰山有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嵩山也有诗经的”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的美赞。
不得不说,五岳的风光都各自不同,均是登高望远,却有不同的景观。
走着走着,突然面前一块大石头,是没路了吗?
不是的,爬上石头就是路了。石头本身就是路,看似和我们平时认知不同,可是,那就是路,一条你走过去,就是不一样的风景的路。
走着走着,出现了岔路口,是迷路了吗?
不是的,看着驴友的标记走就好啦。最好的就是,别忘记你要去的山,在哪个方向就好。
记得两年前有个哥哥教我开盘山路的车,不要盯着面前10米的路,不要想着路边的悬崖,看着那个你要过去的地方,就往那里开,你一定可以到的。
去的时候刚好是六月,花开了,水流了,树绿了。走在小树林里,看着星星点点洒下的阳光,走在羊肠小路上,听着鸟语花香,和脚力差不多的新认识的小伙伴开开玩笑,再听听领队不断地告诉你,快了,还有半小时(谁知道还有多久......)。
爬山很多时候不是到达顶峰时的舒畅,也不是到达后的那张打卡图,而是享受爬升的过程。
看看沿途的风光,因为一颗长在石头缝里的小草而感叹生命的顽强,因为一株几十年的大树而赞叹生命的流逝,因为一段旅程,而感叹走出来,才能让心胸更加开阔。
二
人文景观,为盛名所累
太室山,最想去的是嵩阳书院。可是匆匆忙忙赶到的时候,院内并没有什么。本以为是一个充满书香气息的地方,结果,只有两棵大树矗立园中。
少林,最想进的是少林寺,寺内香火还是不错的,可能是在修复有施工的原因,真心没觉得寺内有什么可看的。不过上个香还是不错的~
塔林,可能是不了解典故的原因,还不是学习建筑的,对于塔林真的是一扫而过,就是日常出行打卡点。
每一个景观感觉都像被盛名所累,给了你很多很多的遐想,看到的却不是你想的那样美好,那么震撼。
或许生活就是这个样子吧,我们不断地在思维里制造想象,不断有人给你图片、视频区刺激你想的更美好,一直在幻想,现实却在一直打脸。
嵩山的人文景观,个人觉得值得进去一观,也是一次就好,不需要第二次再来的。略有些失望的,也可以不为这些所牵扯,因为爬山的过程最重要。
人文景观终究是人来造的,会有些失望也是正常。鬼斧神工的景色一般都出自于大自然,感叹员原来可以这样、那样。
三
少林真功夫 真实又刺激
从小‘学习跆拳道的时候,那时候教练都是塔沟武校毕业的,因为和教练们关系都不错,就一直想到塔沟看一看,也算是一趟圆梦之旅了。
少林这边有武术表演,一小时一场,一次半小时。真的是功夫,赞叹小师傅们的技术。
分享一下童子功吧,每一个定式,都是小师傅的绝技了。
再来看看群体的十八般武艺。
不知为何,在看台上小师傅表演的时候,内心升起的是一种有些悲凉的情绪,觉得这是中华武魂,为什么这些小师傅却成了每天表演数遍的表演者。尤其是气功的表演,虽然是真功夫,又觉得有些哗众取宠。
后来再一想,很多人似乎都是对少林存在一些误解,就好像每个出家的和尚都不能结婚生子,每个小和尚都是从此不近女色的。
这样的表演似乎可以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到少林功夫,也是通过他们的表演,让每一个来到少林的人,都能看到真的功夫,并且之后做到更好的宣传吧。
有幸可以在台上跟着师傅学习一套简单的拳法,事实是,看着师傅们做的轻松自然的动作,自己真的不行。每个看似简单的背后都是他们常年累月的训练带来的结果吧。
有些时候,自己锻炼的时候会觉得自己已经很努力了,很累了,可是结果并不是那么好。少林小师傅们的技能都是不断地刻意练习而来的,因为散场后,出来的时候还看到几个小师傅在互相切磋,哪个动作怎么做更好看,更有力度,更有效果。每次都有即时的反馈,所以会进步的很快。
而自己的努力,都是不断地在重复前一次,缺乏给自己的正确反馈。
后记
嵩山的这个稿子,拖了一周了,一直不知怎么去开始,怎么去写,好多话要说,好多事儿想分享,却么有个主线来清晰的表达。
或许,去少林学武功,真的是一个梦,那个想要自己可以飞檐走壁,可以填坑,可以把事情做好的能力,也希望自己的功夫不只是拳脚,因为每一个习武的人其实都是很克己的,学艺有成的师傅,都是谦逊的,毕竟挥挥手就可以解决的事儿,何必大动干戈呢。(真正的牛B为什么可以看起来很温和,因为解决办法千万种,总是信手拈来的自信。)
分享一些照片吧~~
1、沿途的三个小瀑布
2、师傅在这里!!飞檐走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