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还没开始,我就做好了复读的准备》
01
昨天晚上我的公众号后台简直炸了,有一些高三的读者问我能不能给他打气加油,也有许多非高三的读者问我这几天会不会写有关高考的文章。
我快速地从上往下翻,其中一条留言却显得额外突出。
是一名高三的学生,他说:我一点儿也不紧张,明天对我来说就是次演习,我从入高三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复读的准备。
和其他读者不同,他没有来提问试图寻找答案,也没有敞开心扉去向我倾诉什么,只是用陈述句,和我极其平静地说着事实。一时间,我竟不知怎么回复。
最后,我没有劝他要更加积极自信地去迎接高考,也没有责备他过于看轻放纵自己,只是淡淡地回复了一句:我和你像极了。
02
没错,我也如此,高二暑假时就默默决定高三要复读一年,但是,说来可笑,我瞒着所有人偷偷计划复读并非是因为我成绩不好。
相反,那时我年级排名第八,被老师家长都寄予了厚望,几乎每个人都说,我只要继续保持,就能稳稳地考上985大学。
但是所有人都不知道,此刻复读的想法已悄然在我的脑海中诞生,像藤曼一样疯狂生长,越来越牢。
或许是因为初入高三的手忙脚乱,也或许是因为还没做好冲进名校的准备,更多的,或许只是对自己十足的不自信。
在其他同学为高考挑灯夜读时,我已经默默选择好了复读的学校,甚至详细计划了要怎么充实地度过“高四”。
03
还记得那一年,我们搬进了学校特地为高三学生准备的“状元楼”,从此拥抱冬夏更替,春秋变换,熬过了寒风刺骨的下雪天,也最终迎来了稍显燥热的艳阳日。
步入高三,总能明显感到周围的气氛凝重了许多。
老师不会再一直追究着你的作业有没有完成,不会因为你的迟到罚你做值日,家长也不会再训斥着你成绩的退步,不会过度限制你周末的出行。
似乎所有人都秉承着“高三的学生压力太大,不要再给他们施压”的信念,去小心翼翼地对待着这群即将面临一场大战的考生。
也正是在这微妙的环境中,我认为哪怕我高考失利也不会被责怪,于我自己而言,我愿意并且非常乐意给自己一次试错的机会。
04
今天我问了许多我的大学同学,在高考结束之前是否就已经有过想要复读的想法,结果也在意料之中。在那段极其艰难,只顾低头前行的日子里,几乎每一个人在有过此念头。
但到最后,我们都惊讶的发现,一旦有了复读想法,成绩会下降的更快。
其实也很好理解,一旦你给了自己试错的机会,就不会再有绝地反击的野心;一旦你为自己准备了些许退路,就不会再有披荆斩棘的勇气。
就我自身来说,到高三二模时,我已经从第八名下滑到了班上倒数第七,而一次次的失利非但没让我决心逆袭,反而更加巩固了我想要复读的想法,以至于在某些时刻,我甚至为自己早早地做好了复读的准备而感到一丝小确幸。
现在想来,这确实像个逃兵的行为。
05
王尔德曾说: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然有人在仰望星空。
不论你是早早地决定了要复读,还是因为今日的考试正心灰意冷,我都要劝你,永远不要放弃坚持,该刷的题还得刷,该背的诗还得背,该有的憧憬还得有。
又或许你不是高三考生,但也正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如意,我也要劝你,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向前看,而不是困在这痛苦的回忆里裹足不前,你要相信,梦想也许会迟到,但从不会缺席。
不论早晚,我都希望在某年的金秋九月,你能自信又从容地拿着录取通知书,走进自己为之奋斗十余年的城府。
不论何时,我都希望你能成为一个闪闪发光的人,要爬上雪山吃烧烤,要开着渔船追落日,要七老八十写情书,要漂过冰川看极光。
那一刻,我只希望你不后悔,这就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