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觉得自己表现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就会想起三毛说的那句:“我并不气馁,人,多几种经验总是好的”。
考研几乎算是落下了一半的帷幕,这一年半来,夯实了自己的英语基础,了解到了很多的理论和思考方式,那些在我闲暇之余感性阅读所产生的疑问,也或多或少有了答案的眉目。我最希望的是我不要因为可能到来的失败而停止阅读,那就实在是得不偿失了。
我明白我最需要克服的困难是直面内心那个软弱的自己。已经不是第一次因为怯场而说话缺乏逻辑性,表达上主次不明了,需要好好总结经验学着克服,毕竟上一次考教师资格证我还是可以发挥得很好,是有成功先例可循的,这算不上什么无法克服的难题。
然后挺感恩朋友一路的鼓励和陪伴,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甚或是曾经一起坐在学校食堂吃饭的老师,他们总是跟我说:“卯冬,你肯定行的。”“你是个很有想法的孩子,要去到一个更好的平台。”“就算考不好也没关系,我们一起找工作去。”
我这个人最怕让别人失望了,所以总是强迫性地压缩休闲时间去做自认为对成长有所助益的事。看书,写随笔,上各种各样的思维课。可我太少反刍了,这也是我的缺点之一。
今天考试老师问我为什么考这个专业?其实官方的答案在心中酝酿了好多遍,可脱口而出的却连自己都不知所云。我看了文献,了解了这个专业这个学校的研究方向,但我的确乎是给不出一个发自内心深处的答案的。
我只是好奇,好奇我们要怎么汲取一本书的营养?好奇我们要如何把理论转化为现实?好奇为什么一本书要这么解读?好奇作家在塑造人物的时候是怎么构思的?为什么我写的时候写不出来?大概是我比别人多一些疑问,所以我才想去学文学的。
而文学是什么?我却也说不出来,2017年那个凌晨感性的关于文学的理解,现在读来有点荒唐,却是那时那地我最深切的体会,而我此时此刻,连感性的体会也没有,有点难过。做文学的旁观者反而热烈且幸福,看书写字与人交流,偶尔我也会想我是不是选择错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现在想法没以前跳跃了。以前什么都敢质疑,什么都敢说,大有一种“无知者无畏”的果敢。现在反倒好多东西不敢说不会说了,总觉得自己没什么发言权。也可能是我还没走进那个领域,只是围城口的观望者,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罢了,罢了,且拂袖随缘去,至少也曾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努力争取过一次。至于结果,如果不那么追随社会价值和功利取向,其实走的也不是一条死胡同,只是满腔孤勇付东流的那一瞬间,还有一些许的不甘心。
在成长,无憾事。
我是卯冬,我给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