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周日,难得和闺蜜们聚餐。
她们像往常一样,每上一碗菜都得拍一个照。然而到最后一环节却变了:她们不约而同的都把照片发上了微博,而不是曾经的朋友圈。
我是一个几乎不发微博的人,在朋友圈也只是偶尔会发几条。所以我很不能理解她们的行为,感觉几周没见,我们都不在一个世界了。于是我问她们:为什么?
她们一副“你怎么连这都不知道”的表情:“微博里朋友少,简单。朋友圈太繁杂,发这个不好。”末了还补了一句:“我们现在基本都不发朋友圈了。”
迟钝的我还是一脸懵逼。
发生了什么?朋友圈到底怎么了?
闺蜜微微告诉我:如果她在朋友圈发我们在一起玩的照片,就肯定有一大票人来追问她各种情况。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回复,可能还会@她,完全不会考虑她还在外面玩。
这种情况下,如果等到微微回家的时候才回复她们,那么等待她的可能就是各种闹别扭,一记随时可能被打翻的“友谊的小船”。
还有更奇葩的,有些“好友”甚至会直接询问微微没带她去,搞的好像出去玩不带她一起,就是叛国大罪一样!
我觉得很奇怪,这样的好友为什么不删了了事?
她却说,没办法,你知道我也兼职做代购的,怎么能轻易删掉这些潜在客户呢?
好吧,这怪谁呢?毕竟不是可以天真的宣布“我喜欢谁就要和谁在一起,不喜欢谁就可以远离他”的小时候了。
而且代购只是个特例,不加这些“陌生人”不就好了?
然而小鱼说,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她有个大学室友晓玲。晓玲的朋友圈人就不多,她也从来不加不熟识的好友。
她是个特别单纯的姑娘,不管喜怒哀乐都喜欢往朋友圈里发。她妈妈曾让她不要把自己的心事发到朋友圈,那样大家都会看到,不太好。
但她曾不以为意,总认为自己的好友都是真正熟识的人,发朋友圈也没关系。然而直到那天,也还是她妈妈,教给了她“那一课”。
大一的时候她谈了个恋爱,结果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某一天突然和那个很喜欢的男朋友分手了。然后,朋友圈一天发三条,都是各种颓废、伤感的语句。
也只有几个朋友们例行关心了一下,倒是意外引来了她妈妈的电话。
也不知道说了些什么,总之在那通电话结束没多久,就看到她把所有的朋友圈都删了。之后,小鱼也再没有看见过她在朋友圈发任何颓废的东西。
取而代之的都是一些去各个地方旅游,吃大餐,K歌的照片。似乎她的生活一刹那就变得很幸福很开心。然而小鱼却说,其实她的生活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化。
我知道小鱼是想告诉我朋友圈压抑了他们“发心情”的乐趣。
但我想到的反而是之前在各大网站上看的关于“朋友圈”的文章,里面经常有抱怨朋友圈里的朋友每天都是发的一些旅游、吃大餐的图文,说他们好像每天都过得那么高大上,却其实都是一些不真实的东西,就为了无谓的攀比,太假。
然而晓玲呢?成长让她带上了面具,学会了假装,只为了不想让关心她的人担心。
这样的她让我心疼,更让我明白了什么叫成长,什么叫责任。
见我仍不以为意,小鱼终于给我扔了一个炸弹。
她说,她实习的公司里就有前辈告诉她:以前公司里有个员工小王,曾在朋友圈发了句情绪低落的话,结果就被老板炒鱿鱼了。
故事大概是这样的。某天晚上,小王躺在床上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心情低落,遂在朋友圈发了条信息:“躺在床上,满心空虚。这样的生活,也不知还能坚持多久。”
本就是无聊发个牢骚,结果却引来了公司老板的意外回复!同是自己“好友”的公司老板看到后评论道:“如果这份工作让你如此空虚,不做也罢!”随后还补充道,“这是公众平台,请所有员工自律!”
尽管之后小王立马跑到微信里向BOSS解释朋友圈说的并不是工作的事,然而这。三天后,小王离职。
这次,小鱼满以为我这次会同意她们的观点,然而我却一直没能正确搜到她们的频道。
在我看来,这真是“朋友圈”的问题吗?如果没有朋友圈,你永远不会知道,你的老板居然是一个这样的老板!
虽然有挑唆小鱼跳槽的嫌疑,但我还是直接了当的问她:“跟着这样的老板,会有前途吗?”
加了太多朋友、进了太多聊天群的朋友圈,早已在不知不觉间从最初的私密空间,变成了另类的公众平台。
似乎从某一天起,朋友圈突然开始变得不能再那么随意。渐渐的,也似乎不再是大家心中最受宠的分享平台了。明明是休息时间,却还要小心对待这些与现实生活挂钩的人际关系,实在太累了!
然而这些看似越来越复杂的朋友圈,却让我们看清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和“老板”还有自己的“责任”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