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拼命成内耗,学会休息才是顶级自律

用“拼命”伪装强大的我们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拼命”似乎成了一种标配。


凌晨的写字楼里,总有几扇窗户还亮着灯,那是都市白领们在熬夜加班,电脑屏幕的光照亮了他们疲惫却又坚定的脸庞,键盘敲击声和鼠标点击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诉说着对成功的渴望。


为了项目的deadline,为了那一份晋升的机会,他们可以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忘记了吃饭,忘记了休息。


校园里,临近考试周或大考冲刺阶段,图书馆常常一座难求,学生们挑灯夜战,复习资料堆积如山。


他们在题海中奋力遨游,在知识的战场上拼搏厮杀,为了取得优异的成绩,为了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他们可以牺牲娱乐时间,放弃睡眠,每天只休息几个小时。



我们总是习惯用“拼命”来伪装自己的强大,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里站稳脚跟。我们害怕被别人超越,害怕落后于时代的步伐。


于是,我们不断地给自己加压,让自己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一样,不停地运转。我们用忙碌来填满生活的每一个缝隙,以为这样就能离成功更近一步。


可是,我们却常常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事实——休息。


有多少人认为休息是浪费时间,是软弱的表现,是对自己的纵容?


我们宁愿在疲惫中挣扎,也不愿意停下脚步,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


很多人都以为,只要停下手中的工作,就是在休息。


于是,我们下班后熬夜追剧、打游戏,周末一觉睡到中午,或者一整天都瘫在沙发上刷手机。


我们以为这样就能让自己从疲惫中解脱出来,然而事实却往往并非如此。


熬夜娱乐看似是在放松,实则是在透支我们的精力。当我们熬夜追剧、打游戏时,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身体也得不到充分的休息。


第二天,我们会感到头晕脑胀、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也会大幅下降。长期熬夜还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如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皮肤变差等。


长时间刷手机也是一种常见的错误休息方式。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手机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随时随地都在刷手机,获取各种碎片化的信息。然而,这种被动接受信息的方式,不仅无法让我们的大脑得到放松,反而会让它更加疲惫。


研究表明,刷手机时,大脑会不断地接收各种刺激,导致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而且,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还会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引发近视、干眼症等问题。


还有些人会选择在休息时间暴饮暴食,用美食来慰藉自己疲惫的心灵。然而,过度进食会给肠胃带来沉重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肥胖等问题。


而且,这种通过食物来满足心理需求的方式,往往只是暂时的,过后我们可能会陷入更深的自责和焦虑之中。



这些被我们误解的“休息”方式,其实都属于心理学研究中的“无效休息”。


所谓无效休息,就是指那些无法真正恢复我们能量,甚至会消耗更多心理资源的活动。


就像熬夜娱乐会造成注意力残留效应,即便停止娱乐,大脑仍会无意识地处理之前的刺激,无法真正关机;


“工作日拼命、休息日放纵”的报复性补偿模式,会触发补偿心理,进而引发一系列不良行为,消耗的能量远超工作本身,不仅无法缓解疲劳,反而会加剧身心的疲惫;


而频繁切换社交软件的“媒体多任务”行为,会触发大脑前额叶皮层重新激活,伴随压力激素和兴奋激素的波动,让人在休闲后反而更疲惫。


休息,是门大学问


其实,休息是一门大学问,它关乎着我们的身心健康、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休息是滋养疲乏的精神的保姆。当我们疲惫不堪时,休息就像一泓清泉,能滋润我们干涸的心灵;当我们精力耗尽时,休息就像温暖的阳光,能重新点燃我们的活力。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合理的休息能够帮助我们恢复精力、提高工作效率。


冰岛从2015年到2019年组织的“一周工作4天”试验,共有超过2500人参与。结果显示,员工的幸福感显著提高,压力和倦怠水平下降,而且工作效率并未受到影响,甚至在一些案例中还有所提高。


参与者表示,他们有更多时间陪伴家人、培养兴趣爱好、进行锻炼,这些积极的生活改变也反哺了他们的工作表现。


休息还对我们的身心健康有着深远的影响。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适度的放松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保持良好的心态;


合理的休息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让我们的身体和大脑都能保持在最佳状态。


所以,休息绝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对自己的一种投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前行。


拼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它让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


而休息则是我们前进路上的加油站,它让我们在疲惫时得以恢复元气,重新出发。拼命和休息并非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和谐共生的。


我们需要拼命,因为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我们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休息的重要性。只有学会科学地休息,我们才能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状态,更好地去拼搏。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找到拼命和休息的平衡点。不要让自己过度劳累,也不要让自己过于放纵。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


当我们感到疲惫时,不要勉强自己继续工作,而是要停下来,给自己一些休息的时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收获更加美好的人生。


愿我们都能懂得拼命的意义,也能掌握休息的能力,在人生的道路上,张弛有度,步履从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