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贤的误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面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话说蔺相如,原本是赵国宦者令(主管宦官内侍的头目)缪贤的门客。缪贤在跟随赵王出使,与燕国国王相会时,燕王对他很好,愿私下里结交他。后来缪贤犯了错误,想逃到燕国去,征求蔺相如的意见。蔺相如说,不可,当初燕王对你好,因为你是赵国的宠臣,对方其实是冲着赵国来的,并非冲着你。今天你落魄了跑去投奔,一钱不值,燕王肯定把你绑了送回来。后来,缪贤听了蔺相如的建议,跑去找赵王认了个错,获得了赵王的原谅。

      缪贤的误区在于,他搞错了燕王对他好的原因。回到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在明星企业或单位里比较优秀的人走出来去创业做得却并不成功。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陷入了“缪贤的误区”:

      首先,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人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原来的单位。其次,他们过去在开展业务时,使用了大量的原来单位的隐含资源。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忽视了市场对他们的评判,他们原来所在的单位给他们那么多的资金,既不更多,也不更少,是由市场决定了。如果公司里的每一个人走出去创业都能成功,公司就自动将分成比例提高。这就是Google给杰夫·迪恩这样的人比一般公司CEO更高的股票奖金的原因。市场是非常有效的。

      为了避免走进这样的误区,在决定去创业之前,就要真实的去衡量自己的实力:

      一、是否对某个问题有深入思考,是否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自己做事是否可以利用多年积累的势能打响第一炮;

      二、是否具备“能够培养一批新人,通过这些新人将自己的专业特长放大”的能力;

      三、是否具备“能将别人而不是自己塑造成明星”的能力。

      最后还要记住,只有当一个人不再需要学历(学习的经历)来证明自己的时候,才真正能说明这个人是有价值的,因为他的本领本身说明了一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