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新高考的实施造成“弃物理”成趋势,浙、沪两地新高考物理学科“遇冷”成为事实。
2017年高考浙江全省29.13万考生,但是选考物理的只有8万人。在上海,实行新高考改革第一年,选择物理科目的考生也仅占总人数的30%。
而且,这股风气也蔓延到了今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北京,学校的规则说明会刚结束,已经有不少家长在讨论“能不能不选物理”。(2017年9月11日《科技日报》)
物理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对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实验能力、建模能力、计算能力、动手能力等都大有益处。专家称,物理教育的缺失,会使国家物理人才会出现断层,影响工业的发展;而且,没有物理知识做基础,大学阶段许多学科的学习将会遇到阻碍。
表面看来,物理“遭弃”的直接原因是物理难学。事实上,主要还是高考这“指挥棒”在影响。试问哪个学科没有难学之处?数学如此,英语更是如此。
如果撇开出国、涉外等因素,英语对大多人来说不但难学,而且没有用(很多国家都在加强学汉语了)。虽然如此,英语不也一样学得热火朝天?原因就是一个――高考必考。如果把英语作为选考科目试试?相信同样会“遇冷”。
所以,改变物理“遇冷”现状,关键还是对高考的选考制度进行适度调整。比如,需要学习物理学科的高校物理、化学、生物、医学以及工科等专业,一定要将物理列为“必考”科目,而不是可选项。就如上海新高考改革第二年,要求选考物理的高校比例上升后,考生选择物理科目的比例也相应提升到了40%。
当然,学生觉得物理知识抽象难懂,缺乏学习兴趣也是重要原因之一。长期以来,物理学科教学坚守“学科本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公式化”、“抽象计算化”现象严重,学生不但感受不到物理学科本身的美,还觉得它是折磨人的“魔鬼”。
报道中说,柯桥中学打造“科普讲座进校园”活动,多举措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素养;人大附中也开启“新教育讲堂”系列讲座等活动。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物理学科的“吸引力”。
而作为物理学科教师,也应该摒弃教育的功利,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和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真切感受到物理的“有趣”“有用”的同时,还要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具体生动的例子,运用类比、比喻、图例、故事多方式帮助理解物理知识,降低学习的难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长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