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是喜欢上了一道美食,总喜欢时不时给自己来一份;喜欢上了一个作者的风格,总喜欢时不时淘几本他相关风格的书来读一读。
《家贫苦寒》是在读完了季羡林先生《读书与做人》之后,在国图偶然翻到,相较于《读书与做人》平实理智,《家贫苦寒》更加细腻朴素。以季老百岁学术生涯,上可著严谨的学术论文,下可做淡雅的散文小品,实不为怪。
《季羡林作品集:家贫苦寒》主打的基调是一部回忆录,在我眼里却是23篇按时间顺序的散文,外加四篇学术文章。作品集中既包含了其小学、高中、大学以及留德期间对校园时光的追忆,也有对人生中出现的重要人儿的深切追思(多数人已故),以及其在异乡11年求学路的艰辛。季老的文笔有着自己朴实无华的风格,下笔清浅却用情至深。《一条老狗》中回乡奔丧,分离八年,母亲音容已然迷离,一条老狗,伫立屋旁,触目愁断肠。《夜来香开花的时候》对家中女佣王妈的追忆则是层层递进,夜来香每每傍晚盛开,清香扑面,王妈停不住的蒲扇和灯下纺纱的偌大影子都是作者在寄人篱下聊以安慰的安全感来源,而最终窗外夜来香枝枝枯萎,俨然是王妈凋零的命运。《我的老师董秋芳先生》中作者除了对董秋芳老师的怀念还提到文学的三大要点:第一,感情必须充沛真挚;第二,遣词造句必须简练、优美、生动;第三,整篇布局必须紧凑、浑成。三者缺一,就不是一篇好文章。写文章应当像谱乐曲一样,有一个主旋律,辅之以一些小的旋律,前后照应,左右辅助,要在纷繁变化中有统一,在统一中有错综复杂,关键在于有节奏。总之,写文章必须惨淡经营。作为读者,尤其心中有个文字梦想的读者,自然将此番归纳一字不漏的记在心里了。
季老在提到类似学术问题的时候,明显表现出其严谨性与逻辑性,令人钦佩。在其他几篇追忆德国留学生涯中的老师们的文章中自然也提到相关学术研讨的轶事,不过即使如此,依然不影响其散文中感情的真切。
在文中,季老将自己与文结缘,与学术结缘,赴德留学的际遇统统归结为偶然,并一再称自己胸无大志。虽然知其履历,也赞同偶然之说,但即便是偶然,若没有深厚的知识底蕴、对学术的向往,在机遇来临时又如何抓的住呢?
透过这些散文,的确能清晰的看到季老的为人。他对出现在他生命里的每个人都充满了感恩,无论是寄人篱下时的后婶母,还是叔父家的女佣王妈,亦或是共同生活了近十年的德国女房东,他以耄耋之年一笔笔记录下与他们的点滴,真切追忆他们的曾经,以及那个背景下的自己。季老极为谦逊,即使著本作品集时,他已被誉为国术大师,他对每一位记得的老师们仍旧不改其学生的虔诚,见到任意一位自己曾经的老师尽行学生之礼,有时会令其他老师惊慌失措。而季老对中国国学研究的殷殷期望在作品集最后的几篇论文中亦是可见一斑。
此文集是读的第二本季老的书,归结与书结缘的缘由,除了文风,便是季老一生波澜壮阔的际遇,令人心潮澎湃。自己也曾自觉寄人篱下浑然无助,也曾漫步济南踌躇满志,也曾工作于清华而流连忘返,而留德的梦想一直在追的路上。时至今日,自然不敢高攀季老深厚的学问,只是每次看到季先生的人生轨迹,仿佛看到那条实际的路上,我看到过去,看到未来。小女子亦胸无大志,却不敢辜负自己,只希望多年之后,自己能够写下朴实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