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豆包一年级暑假开始,她就开始一个人外出参加夏令营。
出于安全的考虑,我最初给她报名参加的是心智成长夏令营。这个夏令营最积极的作用是锻炼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和提升心理成熟度。
外出时间并不长,大约5天,但因为她是第一次出门,我其实心里还是蛮担心的。早上送她报到,看着她瘦瘦小小的身躯背着大的不相称的背包坐上远去的大巴,我的眼泪差一点掉下来。
周围几个家长都在偷偷抹眼泪,我强忍着,在墨镜的掩护下跟豆包挥手道别。
那次夏令营的驻扎地在济南一个封闭式游乐园宾馆,第一天晚上,我万分焦急地等着她给我打电话,想问问她是否适宜一个人外出的生活。
到了十点多钟,电话终于打过来了,豆包兴高采烈的声音从一群孩子们的喧嚣中传来:“妈妈,我好想你啊!我不跟你说了,还有好多同学等着打电话呢!”我只“喂”了一声,电话就被她挂断了。
再多的疑问再多的牵挂,只化作了一声无奈的“喂”。后来的几天,我没有给她打电话,也没有接到她打来的电话。
有次老师打电话告诉我:每天晚上都看到豆包穿着一条肥大的睡袍在各个宿舍间乱串。我释然了:终于离开我们这个温暖的桎梏了,哪有心思再听我们絮絮叨叨。
从那以后,每个暑假豆包最期待的就是夏令营,她从小营员慢慢成了小助教,除了参加夏令营的活动,还要帮助老师们,为小营员们服务。
她不再穿着睡袍在各个宿舍间乱串,而是在晚上规定时间大摇大摆到各个宿舍检查营员们的睡觉纪律。
我记得第一次她出门时,让她收拾自己的东西根本就是乱七八糟,玩具装了一堆,书本、画笔塞了一通,但是洗刷用品、必备药品、换洗衣物等等全都没有装上。
我一点点给她收拾好了,还要告诉她哪个该怎么用哪个该干什么。而现在,她对于如何收拾自己外出物品完全胸有成竹,洗漱、药品、衣服、鞋子、食物……件件有条不紊。我只需要检查一下是否有遗漏就可以了。
四年级的这个暑假,豆包破天荒的没有去参加天之骄子夏令营,而是从学校里报名参加了一个横店影视城夏令营。
我听了听她回家描述的内容,估计她是被参与拍摄一部真实战争场面的小电影给迷住了——看来每个孩子心中都藏着一个明星梦。
我其实觉得这类夏令营噱头大于内容,并不太希望她报名。可是她实实在在被广告搞得五迷三道的,我也没法让她按照一个成年人的标准来理智抉择。
等报了名,我问老师,横店影视城是不是在河北?老师带着狡黠的笑意对我说:“你不是第一个这样问我的人,在河北的那个是涿州影视城。横店影视城在浙江。”
天哪,横店原来在浙江?我赶紧百度地图看了一下,距离东营1100多公里,跨越3省12市,过长江、太湖,大概要在高速公路上行驶13、4个小时。
虽然一路景色宜人,但是想到她只有10岁的年龄,就要自己一人千里迢迢出门,我的心还是充满了迷茫。
多年前我曾带着十几个孩子的夏令营出国旅行,当时也有一个10岁的孩子。我那时只是对她父母的胸怀和大度非常钦佩。
但是真的面对一个10周岁的孩子要独自出门,哪怕是参加学校组织的夏令营,我对她父母就不仅仅是钦佩了。
那不仅得战胜自己的担心、焦虑、思念,还要恰到好处的不跟孩子絮叨,同时要克制住让老师额外照顾孩子的私心 。几乎有十来次我想要找各种理由让豆包退出,但是看着她一脸憧憬的表情,我忍住了。
人生注定要经历太多的第一次,她需要,我也需要。她要飞,而我,将要看着她越飞越高,把牵挂留在心里,把祝福写在她的翅膀上。
写这篇日志的时候,豆包坐的车已经走到长江边上,正要跨过长江。而这,距离我第一次跨过长江到江南旅游正好过去了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