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乐僧
很多人想跟我一样学习写作。但不知如何开始,这就需要老师指导,至少需要看一些这方面的指导书。
上网搜索知乎简书等平台,几乎首推《成为作家》这样的一本书,等买回来看完之后,我想说我也推荐。
这本书出版于1934年,风行美国文学界80年余年。是长盛不衰的经典之作,美国作家约翰加德纳说:“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正是为了帮助那些被以天才的名义剥夺了梦想的作家重新燃起希望。”
这本书当然适合初学者看,是带你入门的一本书,首先就需了解写作是怎么一回事。就像学做饭一样,他告诉你要有厨房灶具,要有各种食材以及做饭将要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如何去克服。
下面分享几点我自己的阅读感受。
在很多梦想成为作家的普通人眼里,“作家”是一个神圣的字眼,作家身上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很多人内心有这样强烈的渴望,但往往当你害羞的说,我准备写作,想当作家时,周围的人就会立马宣判,你根本不适合写作。于是在多次的打击嘲讽中,你不得不退缩到现实生活中,乖乖的打消掉你可耻的念头,另谋出路。
这就是你还未动笔之前遇到的第一个困难,对于有些人,写作的强烈愿望克服了它们不得不经历的羞辱感。但有些人就如前所说,总是徘徊在要不要放弃的烦恼中。
记得作家严歌苓有一次接受采访时说,在写作方面是天赋占的比重大还是后天学习训练的比重大,她跟作家王安忆有不同的观点:她认为三分天赋七分后天的训练,而王安忆则认为七分天赋外加三分后天的学习。
为什么两人认识不同呢?这与学习经历有关。当年严歌苓专门为了写作去国外留学深造。她发现国外作家把写作更多的当做一种技能而不是天赋,所以国外有很多这样的写作课和社会培训班,很多作家都在大学任教,专门教学生写作,写作是一门课程被分离出来,专门成为一个专业。
国外一些作家都认为写作虽然存在一种神奇的魔力,但这种魔力可以传授。所以当你有这样强烈的愿望时,不妨去追求。天才型的作家毕竟是少数,而大多数都是在刻苦训练和拼死拼活的劳动后才结的果。
另外按时写作,很多人在没写之前想当然的认为只要自己拿起笔就会文如泉涌,想造多少就造多少,盲目的自信,殊不知当真正握笔在手的时候,发现自己一个字也写不出来,这种情况我们经常在影视剧中看到同样的场景,让人发笑。
实际上确实如此,在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段子,是斯蒂芬.金在他的《写作这回事》里提到的:说的是有位朋友某天去看伟大的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发现他趴在书桌上,一副绝望之态。
“詹姆斯,出什么事了?”朋友问,“工作不顺利吗?”
乔伊斯头都没抬,说“当然是写作不顺,向来不就如此吗?”
“你今天得了多少字”朋友追问道。
乔伊斯仍然绝望的回答道“七个。”
“七个?不过对你来说已经不算少了!”
“没错,”乔伊斯说,“可问题是,我不知道这七个字谁先谁后!”
段子让人乐的同时,也给人鼓励!写不出来,这当然有很多原因,但是不管什么原因必须给自己选定一个时间,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只要选定,哪怕15分钟,哪怕在厕所的马桶上,就在这15分钟之内,就在这个让人放松的角落必须完成至少几百字的训练,养成一个习惯,就跟吃喝拉撒一样平常。
像作家一样读书,我们平时阅读一本书,只是欣赏式阅多,基本上是读完一遍,不会立马再读第二遍。但是想学习写作就至少要读两遍,并且是批评式的阅读。当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拿出笔和纸回顾故事大纲并作总结评价。从第一个词开始,慢慢的透彻的地、批判式地、有终重点的阅读。剖析结构,学习语言风格,就像放在显微镜下一样,放大来看,研究作者如何处理各种冲突,如何设置情节,人物个性鲜明与否?对话自然不等等,如果写的不好怎么样写更好。
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读完这本书似乎让我窥到了作家这一职业的秘密,至少对我这样初学者来说,打开了一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