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2:就"作文要真实”答记者问
《新作文》杂志记者王江碧(以下简称"记"):支老师,关于学生写作文要真实的问题,小学语文界已讨论多年,但一直存在意见分歧。今天想请您就这一问题,谈一下您的看法。首先,作文到底应不应该写真实?
支老师(以下简称"支"):答案是肯定的。学生写作文是一种学习和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的练习。教育部门对小学生的习作要求是: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这样就需要我们努力提倡和鼓励学生写自己身边的事、身边的人、身边的景,写自己的见闻,写自己的感受。先请看我一个学生的
习作。
童年趣事
我上三年级的时候,有一天,跟妈妈到市场买菜,还买了不少螃蟹。
我从小就喜欢小动物。这些螃蟹一个个"七手八脚"的,一对大钳子举得高高的,真是张牙舞爪。妈妈去洗菜,我就偷偷地把几只螃蟹带到屋后的一块小草地上玩。
这些小家伙一被放到草地上就乱爬起来,东一个,西一个,一点儿规矩也没有。而且,它们都是横着走的,谁也不让谁。有时撞到一起,力气大的就从力气小的身上爬过去。说它们"横行霸道"可一点儿也不假。
我有点儿生气了,看不惯它们这种不守纪律的行为,就把它们一个个抓起来,让它们排好队。可是,它们根本不听我指挥。我刚放好一只,再去抓第二只时,第一只又跑了,弄得我手忙脚乱,还是整理不好它们的队形。得想一个办法。我找来一些小石块,抓一只放好,用石块把它压住。但是,个子小的被压住了,个子大的用它的壳一顶,石块就被掀翻了。我气极了:"这么不听话,你以为我拿你没办法吗?"于是,我把那只最大的用左手按在地上,用右手去抓另一只比较调皮的。我想,只要把这两只带头捣蛋的制服,其他的就不敢乱跑了。可是不好,我左手的中指被那只大螃蟹用钳子夹住了,血渗了出来,好疼啊,我大叫着。
妈妈听见我的叫声,从屋子里跑出来,帮助我把螃蟹从手指上取下来。那只大螃蟹像得胜的将军,扬了扬钳子,大摇大摆地走了。妈妈忍不住大笑起来,我也含着泪笑了。
这篇文章以童心、童情写童趣。小作者面对螃蟹这种动物,用小孩子的眼去观察,用小孩子的心去思考,用小孩子的方式采取行动,得出小孩子的结论。这是这篇文章成功的关键。小孩子很难对事物形成合乎逻辑的判断,因此他认为螃蟹是"不守纪律"的,故而试图"指挥""治服"这些"调皮""捣蛋"的家伙。小作者的这种心理和行为,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完全是违背客观事物规律的,是幼稚的。但正是这种"违背"和"幼稚"才构成了具有真情实感的、真实的作文。
但我们在实际教学活动和学生的习作中,对这个"真实",有时是很难界定的。我们所说的"真实",是不是非得是学生亲身经历不可?这就需要斟酌。我再举一个例子。有一次,我在杭州讲了一堂作文指导课,文题是"创意校服",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写出他们理想中的新型的多功能校服。学生在自己设计的校服上,配备了"夜间闪光带",以避免交通事故;安装了全球定位仪,以避免迷路;装备了微型空调,以实现冬暖夏凉;还应用了纳米材料;等等。作文写得非常生动有趣,富有创意。我们要问:这样的作文算不算好作文,算不算真实?
记:如此富有想象力的作文,当然不能否定。
支:所以说,我们要仔细甄别这个真实的含义。从原则上讲,我们要提倡写真实,要学生表达真情实感,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真情实感绝不是拘泥于真实的经历。我认为,我们强调真实,应该强调所写的事物、人物、情景要符合事物的基本规律,说得通俗一点儿,就是要合情合理。我不反对作文中的虚构,但这个虚构一定要符合生活的真实,要令人信服。《水浒传》写武松打虎,施耐庵真的打过虎吗?但他写得入情入理,合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所以我们说它写得很真实,其实还是虚构。当然,小学生作文和文学作品还不一样。我有一个学生写他妈妈爱唠叨,不仅嘴上唠叨,手上也"唠叨"。
有一次放学回家,我走到家门口,只见门框上贴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写着:"学习一天了,累了吧?好好休息。但是要记住开完门拔出门上的钥匙。"我漫不经心地拔出了钥匙,进屋走到洗手间,洗手间的门上也贴了一张纸条:"要养成好习惯,上完洗手间要记住冲水。"我把厕所冲干净了,想到书房玩一会儿电脑。刚到书房,门上又有一张纸条:"必须写完作业才能玩电脑。”我烦得把纸条撕了下来,抬头一看,还有许多纸条在随风飘动,我一口气把每个地方的纸条都撕了下来。有的贴在电冰箱上:"不要满头大汗就吃冰激凌。"有的贴在窗户上:"如果风太大,就把窗户关好,当心受了凉而感冒!"我一边念一边数,一共有13张。
后来我问这个学生:"你妈妈真的在家里贴了13张字条吗?"他笑着说:"没有,她只贴了冰箱上的一张。不过,她经常像这样给我留纸条。在作文中我是把她平常爱说的话,都写成纸条了。"显然,这是虚构的,但这样的虚构有真实的背景,又符合情理,所以我们依然认为这是真实的。
记:那么,什么样的虚构是不真实的呢?
支:真实与不真实的界限很微妙,有时可能只是一念之差。学生说校服装备夜间闪光带、全球定位仪、微型空调等,看起来很玄乎,其实人类是有能力做到的。但是要装上翅膀就能飞,装上机关枪就能去打仗,就变得不真实了。有时候,写的事本来是真实的,但因为做了不合理的描述,也就不真实了。有一个学生写他的母亲含辛茹苦地供养他上学,三九天的晚上还往楼上扛煤。他说:妈妈一步一步地走下楼梯,走到楼下昏暗的杂物间,用簸箕往筐里撮煤。我趴在五楼的窗台上满含热泪望着妈妈。我看到她的双手已经冻得裂了一道道的口子,渗着鲜血。
看,很动情的一段描述写假了!在五楼怎么能看见昏暗的楼下妈妈手上冻裂的口子呢,还渗着鲜血?这就写得不合乎情理了。还说上一篇作文那个学生说他妈妈写了13张字条,可信,如果为了突出她的唠叨,说她写了
100张纸条,就显得不合情理了,就假了。
记:对于"真实",您有没有一个衡量标准?
支:一般来说,写事的文章,可以用有没有真情实感来衡量。写人的文章,不能无中生有,要写一个真实存在的人,不能为了表现他某个方面的特点或品质而写他没有做过的事。如果写自己做的事,虽然在情节上有些夸张,但表达的却是真情实感,我个人认为是可以理解的。请看下文。
自讨苦吃
上课铃响了,我还趴在课桌上打盹。"啊--哈!好困呀……”我今天没睡午觉,现在"睡神"正在惩罚我。
老师已经开始津津有味地讲课了。可是我睡意正浓,上下眼皮好像两块磁铁,老往一块吸,一点儿精神也没有,连脚趾头都懒得动一下。可是今天讲的是新课,不听可不行。
过了大约10分钟,我再也坚持不了了,身子东倒西歪,眼前一片模糊,教室里的东西都在晃来晃去,同学和老师的身影好像笼罩在雾中。终于,我的眼睛再也睁不开了,身子瘫了下去......恍恍你惚中,似乎有人在推我。是老师把我叫醒了,让我回答问题。天哪!我哪里知道是什么问题。同学们看我傻乎乎地茫然四望,有的笑出了声。不知是谁悄悄地问我:"做了一个什么好梦?"我心里说了一句“讨厌”!
该上第二节课了,正好碰上数学测验,我强打精神,展开卷子,一行行的字,像一群蚂蚁在我眼前爬来爬去,一个也逮不住。这下我可完了。怎么办呢?尽力而为吧!我趴在桌子上,头枕着左臂,右手拿着笔,迷迷糊糊地答卷子。写的每一个字,在我的眼里都是双影……没过一会儿,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
忽然教室里一阵喧哗,我被惊醒了。原来下课了,同学都去交卷了。可我,整张卷子仅有不多的几行蝌蚪文。老师走了过来,对我说:"我早就发现你又睡着了。看样子是真的支持不住了,就算把你叫醒,你也答不好,干脆让你睡一会儿,明天再补考吧!"听了老师的话,我羞得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都怪我自己中午贪看《故事大王》,真是自作自受,自讨苦吃。
这确实是一件真事,是我亲眼看到的,但小作者并没有一连睡了两节课。小作者描写自己的睡态,不能说是原原本本、一丝不差,但他发挥了想象力,把自己和别人平时打瞌睡的姿态、神情、感觉都纳入一篇文章中。因为他有"事实的依据",所以写得生动形象、合情合理,把一种不睡不行、欲睡不能的真情实感表现得很充分。我认为这是一篇好文章,但同时也意识到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如果我们一味地要求学生原原本本、一丝不差地写,那实在是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想象力的严重扼杀。
记: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但我又想,要求写真实其实是很难的,那我们又该怎样去培养学生写真实的意识和能力呢?
支:我想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第一,我们对小学生作文的要求,究竟应该怎么提?第二,对学生作文中出现的不真实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第三,作文指导课应该怎样上,讲什么?第一和第二个问题,我在前面已讲出了我的观点,现在重点来谈一下第三个问题。
写作文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即写什么和怎么写?。我们过去指导学生写作文,基本上把精力集中在写作方法上,认为学生学会了写作方法就能下笔成文了。于是,从阅读课开始,教师就大讲怎样开头、怎样结尾、怎样呼应、怎样过度、怎样安排写作顺序,等等。有的教师甚至还归纳出若干种开头法、若干种结尾法、再加上正序法、倒叙法、插叙法……让学生逐一练习。结果呢?事倍功半。
作文不是加工一件现成的物品,而是要从内心"生发"出"产品"来。心中无物、任凭你掌握多少种方法,文章还是写不出来。如果硬要写,只好大家一同到大街上扶老太太、捡钱包。这样的作文,哪还有真实可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写作方法这些"形式",是由作文内容的需要来决的。学生有了明确的写作内容,也就随之确定了写作方法。如写《夸夸义乌小商品》,要写义乌小商品经济的发展过程,必然要采用按事物发展顺序的方法来写;要写小商品的功劳,就很自然地会运用对比手法,描述义乌人生活的变化;要写商品城内货物齐全、精美,就必然会从整体写到部分,再写到具体的一件物品。这些与内容非常"合套"的方法,教师其实并不需要刻意地一个一个地教给学生,但学生却能用得恰如其分,就是因为他要写的内容决定了他非这样写不可。有的学生因为内容的需要,"不知不觉"地在文章开头安排了人物或场景的"特写",这更不是谁特意教给他们的,全靠他们平时的积累。
记:那么,语文老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选择写作内容呢?
支:写作内容的选择,有时取决于老师。所以我们强调,让学生写熟悉事物,让他们有话可写。尤其是命题作文,如果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要求写真实,那真是为难学生了。正因为如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首先应该着力研究的,是如何丰富学生写作的内容。
我到义乌上课,本来准备讲一个熟悉的课题,但去小商品城走了一趟,立刻被商品城恢宏的气势、精致多样的商品、熙熙攘攘的人流和热火朝天的交易所吸引。于是,一个"灵感"迸发:义乌的小学生肯定对义乌的小商品非常熟悉,并为之骄傲,为什么不让他们写一写义乌的小商品呢?我就当机立断,临时改上写《夸夸义乌小商品》的作文课。
同样道理,有一次,我去宁波石浦上作文课,也是有备而去的。但汽车刚驶入石浦,我就看到,绵延十几公里的海面上,泊满了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渔船,桅杆上绳索如网,彩旗如林。海岸上店铺林立,全是出售水产品的。我又一次临时决定,作文内容就写石浦的船、石浦的鱼、石浦的艄公、石浦的渔妇。这样就有了另一个作文﹣-《石浦之歌》。石浦的孩子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渔港,每天看的是船舶,听的是渔歌,吃的是海鲜,玩的是贝壳。他们的父母或是漂洋出海的渔工,或是烹虾煮蟹的厨师......对这一切,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太丰富了,写这样的作文绝不会为内容发愁,也绝不会生编硬造了。
记:讲得很有道理。叶圣陶先生也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泼地昼夜不息。但是,当今小学生的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都很丰富多样,可还是有许多孩子写不出作文来,这又是怎么回事?
支:这里面有许多学问。首先一点就是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他能认识生活,才能在生活中撷取可以作为习作素材的内容。我们打一个比方,有人走路不小心摔了一跤,在他站起来的那一刻他就意识到,可以拿这一跤写一篇文章,而且有叙有议,能讲出一定的道理来。但有的人即便摔得头破血流也悟不到什么,只顾埋怨路不平,原因就是他缺乏认识能力。那么人的认识能力是从哪儿来的呢?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这是千真万确的。如今进入了信息时代,只依靠个人的亲身实践、亲眼所见去认识复杂而庞大的世界,显然已经不行了,还需要读书,书里面有好多我们未曾见到、未曾听到过的事情和现象。
记:您的意思是让学生多读书,通过读书拓展他们的认识领域,提高认识能力?
支:对。认识事物,除了观察生活,体验生活,还要多读书,也包括接受各种媒体的信息。小孩子通过阅读能扩展他的知识领域,提高他的认识能力。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我们上阅读课的任务。
现在的学生没有一个见过詹天佑的,但学了《詹天佑》这篇文章,都知道他是一个伟大的、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为什么呢?就是因为语言文字在传递信息,语言文字扩展了人的见识。话又说回来,学生的认识能力是从哪儿来的呢?大多数情况下,除去他们的亲自实践以外,就是来自阅读学习。所以教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学会拼音、学会识字、学会读书,学会他们在语文课上所能学到的语文知识,还应该提高他们的认识能力。
记:您讲的很深刻。您能再详细的讲一下认识与写作能力的关系吗?
支:孩子们可以写社会,因为他们每天生活在社会中,也要和许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地位、不同观点、不同态度、不同关系的人打交道。他们要用眼睛看,用耳朵听,还要用心去感受,去思考。但社会毕竟是复杂的,孩子们与社会的接触范围毕竟是有限的,他们的社会阅历、生活经验、认识能力还是单纯、幼稚的,因而孩子们写这类文章时,面对各种社会现象,只要表达出自己最直接的心理感受就足够了,就已经是一种理智的"社会观察"了。
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就能到生活中去撷取作文素材。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而又不是生活的原型再现,因为经过了作者的认识加工。
记:再举个例子好吗?
支:我们看一篇学生的习作吧。这篇习作充分体现了阅读积累对作文的促进作用。
我家的"生物链"
老师讲过,地球上各种生物互相依赖,它们之间有一条生物链。他又举例说,比如,老鹰吃蛇,蛇吃小鸡,小鸡吃虫子,虫子又吃草,等等。我觉得挺有意思,可又一想,人也是一样啊!我家里就有这么一条"生物链",既特别,又有趣。
在家里,我是"小皇帝",奶奶对我千般宠爱、百依百顺。爸爸表情严肃,我有点儿怕他。他每天早出晚归,家里的事都由妈妈一人承担,妈妈说话的分量,自然就比爸爸重三分。妈妈特别孝敬老人,对于奶奶的意见,她一向是非常尊重的。这就是我家的"生物链"。
有一次,我病了,额头热乎乎的。我请爸爸带我去看病,爸爸却皱着眉头,不慌不忙地说:"只有一点儿低烧,不用大惊小怪的,吃点儿药,多喝点水就好了!”我十分伤心,觉得爸爸不关心我,但又不敢说出口。正好,这时妈妈回来了。她听说后十分生气,冲着爸爸质问:“低烧就不要紧吗?小病不治成大病,小孩子比不了大人。你不心疼我心疼!”爸爸一见妈妈眼睛圆了,声音高了,二话没说,赶紧带我去医院了。
吃药时,我摆出"小皇帝"的架势,趁机讲条件。我手里抓着药,就是不吃,大声嚷着:"妈——我口中没味,药片又苦,怎么吃啊!您给我买西瓜,买话梅!"谁知这次妈妈却板起了脸:"喂喂喂!你到底是吃药呢还是吃糖?"我一听,慌了,赶忙躲在奶奶背后。奶奶发话了:"哟——小孩子病了想吃点儿东西也不行,真怪!好,你不给买我给买。"说着,马上掏钱包。妈妈三步并做两步跑过来,按住奶奶掏钱的手,一迭连声地说:"别,别,我买,我去买!"爸爸坐在旁边好像找到了"报复"的机会,跷着二郎腿说:"永仔有奶奶坐镇,那才是战无不胜呢!"妈妈正要出门,听见了,一回头,扔下两个字:"讨厌!"
这样一来,全家人哈哈大笑,我的病似乎也好了。人们常说,有了孙子的家庭格外温馨、和谐。我想,我们家也不例外。虽然我这个孙子在"生物链”上占据着第一环--"小皇帝”!
小作者运用联想,把上课时了解到的生物链现象和自己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很明显,如果没有平日的认识积累,就不会写出这样的作文。
有一次,我讲三年级的看图作文,学生在述说画面内容的时候,必须要联系他在平常生活中的实践,联系他已有的生活经验。这就是把平常的认识拿到课堂上来运用、发展。平常学生打过电话,一看那幅画,哦,画里的人是在打电话呢!谁给谁打呢?爷爷、奶奶和孙女,或者是外公、外婆和外孙女在通电话。即使没有人告诉学生,学生也能看出来是给谁打,而且还能看出来人物在地球的不同区域,一边是东半球,一边是西半球。怎么看出来的?有爷爷奶奶的那半边画,窗户外面是夜景,漆黑的夜空中,高楼大厦闪烁着明亮的灯光;有孙女的那半边画,窗户外面是晴朗的天空,椰子树巨大的叶子在随风摇曳。看到图画上黑夜、白天同时出现,学生马上知道了这是东、西半球两个国度。这些不就是认识能力吗?哪儿来的?如果平常没有通过看书、看报、阅读、看电视得来这些认识,学生根本就判断不出来这些情况,当然也写不出什么来。学生仅有三年的学龄,但只要他们能把平常的认识拿到课堂上,就一幅图进行运用,对画面内容做判断、推理,作文就写出来了。
还有一次,我请四年级的学生写一篇表现天气炎热的片段作文。怎么样就有内容了?我请他们好好回忆,天气热的时候,天空、大地、空气是什么样子的?动物、植物是什么状态?人有什么感觉、什么行为?其他方面还有什么变化?我让他们一条条分门别类写到黑板上,黑板上所写的那一大片内容,全是学生对热这个现象的认识。有了这么多的认识,还愁作文没有内容可写吗?就看教师怎么组织课堂教学,怎样调动学生运用已有认识成果来认识新的事物了。
记:看来,提高认识能力的确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写想象作文,也是这样吗?
支:应该说是的。想象是人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头脑中构成自己从未经历过的相应事物的形象,并在逻辑思维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没有一定的认识经历和经验,就无从想象。我前面说到的作文《创意校服》,学生之所以有那么多的想象,和他平时的阅读是分不开的。
记:说得真好。最后,您是否就读写结合这个问题再谈一谈?
支:好的。读写结合是我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同我对习作指导的认识是一脉相承的。
过去我们所讲的读写结合,其结合点往往偏重于写作知识和方法。阅读课上讲了作者的某种表现手法,就让学生在习作中模仿练习。我曾经把一些典型课文的典型写作方法列成条目,与某种作文可以使用的写作方法相对应,让学生依样练习,但效果并不好。学生写的作文像是批量定做的产品,完全没有生命活力。由此我想到,读写结合的结合点,仍然应该是"认识"两个字。学生在阅读中提高认识能力,积累认知成果,而在作文中,则是运用和反映这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