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嘈杂之间觉得写作成了一座囚笼。文字、景物、还有情感成了零散的积木,完全难以默契地融合到一起,灵感何时闪现,又成了一道难解的方程。残破的记录,大脑的加工也无法使它们很好地联系紧凑。
怎么就会苦恼?时光的缝隙,总会有那么一丝光芒会出现,在难以言喻的时候,给人一种开门见山,听海狂欢的自在感,但又总在无意识中便隐匿了。可是面对一处风景,一叶细雨,又充满着感性与敏锐的语言符号,这给我们的大脑神经带来一个明亮的信号,只不过能捕捉到的,往往也是少数的。
一学年下来,将自己规划在时间的目标轴上,总感觉时间有了安顿,自己也有了一种归属。然而那种提笔在稿纸上诗意挥洒的灵感,在充实之中也渐渐被冲淡了,色泽也变得暗淡。在嘈杂匆忙间行走惯了,才猛地更加留意自己前行的脚步,为什么会太过于飞快。渐渐地,才更加懂得追寻生活中的诗意栖居,灵感复苏!这样的元素也少之又少,总会于无形处浮现,或喜悦,或珍贵,最后再形成文字的沉淀。
在明暗交替之间,物象在记忆中或远或近,都可以与思维的大脑产生联系,从而激发灵感的萌生。在书楼湖,金橙色的霞光倾泻于湖里,然后欢乐地跳跃,清风在天空的海洋里,编织夏季的歌谣。那流光之间又闪烁着启发思维的星光。每当我路过此,总会看到湖口那瀑布般的流水,又似一曲高山流水,只为寻觅一知音。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俊茂,良多趣味。清泉石上流,它所弹奏的音韵又与蝉虫的鸣叫、清晨的扫地声、清风的歌谣交错碰撞在一起。某一刻,用心去感受,敞开心扉,思想的领域也有了一丝丝光亮,最神秘的灵感便闪现了。如今数码相机记录下这美丽的画面,没有给它特殊的定义和文字的留白,但灵感的文字与淳朴的情感,却使得它更加形象,亲切。细细品味便可以感受到那种洋溢在文字间的气息。
当我路过荷塘,面对满塘的荷花,每一朵花,每一片叶,都如跳动的精灵般,刺激着神经末梢,催生出心灵深处的语言,灵感就如同火山一样喷涌而出。写下的东西也就有了寄托,不至于到处散乱,成为枯燥的语言文字。在荷塘,一池的诗意,一池的静谧,都是心田的雨露,这样的瞬间触及,就是灵感最旺盛的时刻,有如清泉般注入思想的土壤,便可绿野复苏。那一刻捕捉到的也最多,那一刻所写下的文字成了情感与风景的最好的载体。最美最真的执笔落字便在复苏的时候蕴育,慢慢地积聚,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灵感表达于文字间,文字记录着我们的情感。灵感居无定所,它在云湖流水间,浩瀚星宇间,荷塘花草间......什么时候能拥有,又是个未知数。当我们学会热爱生活,学会用心、用真诚、用朴实的灵魂去把握寻找它时,也许往往就可以自然的领会到了。那样的话文字的承载也就更加有意义了,我们的世界也就多了一片更美更蓝的海洋,灵感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