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读写营第三期第十一课作业,具体要求如下:你用自己的文字设计一个故事情节,注意要有让人读下去的悬念。
秋高气爽,那是指的秋季的白天,碧空高远,白云朵朵,秋风送爽,落叶翩翩。然而到了夜晚,城郊结合部的区域,只有昏黄的路灯,住宅小区里,也只有少数窗口闪过稀稀拉拉的灯光,然后就是散落在幽深田野里的村庄,发出星星点点的亮光。
秋夜凉如水,在一户农家院的门口,一根长长的腐朽原木上坐着三个孩子,大一点的女孩儿12岁,叫戴美。中间的女孩儿10岁,叫戴月,最小的女孩儿只有4岁,叫戴亮。
院门上面有个小小的门楼,一盏黑不溜秋似有似无的小灯挂在那里,把三个女孩儿的影子拉得老长。
戴美站起身,把自己的外套脱下来披在小妹的身上,再把她抱在怀里,三个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村道上。
老二戴月拉着姐姐的衣角,带着哭腔颤巍巍地说:“姐呀,爸妈啥时候回来呀?不会不管我们了吧?”
大姐鼻子发酸,摸摸大妹的头说:“不会的,你冷吗?你先回屋睡觉去吧。”“不!”戴月摇晃着瘦弱的身子:“我陪着姐姐。”
“不用,外头凉了,别把你冻着。”大姐说
“那我怕黑。”二妹抬头看着姐姐。
大姐抬眼望望被浓荫半遮挡的村道尽头,一丁点声音都没有,无奈地说:“唉,好吧,咱都回屋去。”姐妹三人进了院门,穿过暗夜里的通道,进了里屋,借着月光拖鞋上炕,戴月和戴亮倒头便睡,毕竟夜已经很深了。
大姐帮他们脱了衣裤,盖好被子,自己便坐到窗口,望着月光如水、寂静无声的院子,靠院墙边上的两棵大榆树,漏下斑驳的影子,在地上凌乱地晃动着,落了一地的枯叶不时地扭动着。
蛙声不见了,鸟鸣也消失了,就连风吹树叶的沙沙声都变得含蓄起来,连它们都知道日落而息,何况是人呢。戴美真的累了,她侧着身子靠在墙上,眼睛盯着窗外,脑袋发胀,双眼酸涩,可就是不想入睡,只是望着窗外出神。
“我回来了!”爸爸一边喊着,一边来到院子中央的方桌前,从长长的旅行袋里往外掏东西,巧克力、糖果、饼干、小巧的玩具,姐妹们穿的衣服、鞋,还有妈妈的毛衣……,孩子们开心地挑选着礼物。爸爸亲亲这个,摸摸那个,妈妈在屋门口站了一下,用围裙擦擦手,喊着大家吃饭。
那年深秋,妈妈病了,坐在轮椅上,在院子里晒太阳,爸爸把药端给她,妈妈笑了,也把药喝了,可随手却把药碗扔在地上,爸爸一声不响地把药碗收走。
戴美把被子往身上拉了拉,用手抚去一直流到脖子上的冰凉的泪水,同时也把思绪拉了回来。
“哗啦”一声,是院门开关的响声,戴美慌乱地下地,趿拉着鞋就奔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