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巧珍一直喜欢着高加林,高加林高考落榜后,巧珍特意做了枣花馍想安慰他,被他给骂走了。
后来他当了民办教师,又有了好前程,可因为私自带学生去县城车祸了受处分,丢了教师岗位回家种地。
他万念俱灰时,巧珍向他表白,帮他打理一切,照顾生病的母,还给他赚钱改善生活。
高加林享受着巧珍物质上的照顾,却觉得和她没有共同语言,无法精神交流。
他骨子里不欣赏巧珍。后来遇到黄亚萍,觉得精神上产生共鸣,心里虽然觉得不应该对不起巧珍,但最后还是禁不住各种条件的诱惑,选择了背弃巧珍,跟黄亚萍去大城市追求更好的发展。
而那个年代的巧珍,不但承受的被抛弃的撕心裂肺,还要承担外界环境对她名声已经败坏了的流言蜚语。
而高加林却丝毫不受影响的迈向更好的新生活。
02
高加林其实高考没有落榜,是当官的高明楼拦截了他的录取通知书,让自己的儿子高双星去顶替。
高双星有那么一瞬间是想告诉高加林实情。作为好朋友的他,知道高加林有多么渴望上大学改变自己的命运,以及为此付出的努力。
当他要说出口,被父亲高明楼拦了下来。而在后来,他还有多次机会可以告诉高加林真相,但他最终选择默认了窃取。
03
本质上他们都在面对利益诱惑的时候,选择了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项。
只不过一个是在情感上的亏欠,一个是在人生事业上的偷窃。
虽然他们都在内心和外境经历了煎熬,但并不影响他们最终选择利己。
这是人性。
不成熟的人性。
人们难做到感同身受,因为获得利益所感到的快乐,会真切的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别人因此受损产生的痛苦,毕竟痛在别人身上。
两相叠加,被快乐和诱惑冲昏的头脑,让人不再顾及他人的损失与感受。
所以常常出现,人们以圣人的标准要求别人,以烂人的标准要求自己。
而当烂人的结果在自己身上如约而至后,又悔不当初,痛哭流涕,跪求原谅。
有一种人,求原谅通常也不是悔恨疼惜他人遭受的痛苦,而是在不可抗强大外力干预下,不得不占到阳光下,被迫去承认、承担因自己过错而产生的后果。
还有一种人,他们确实承担着内心无比的煎熬与自责,可是他们没有力量面对自己曾犯下的错误,即担心东窗事发,又想快点就真相大白吧,结束这煎熬内耗的每一天。
04
第一种人,处在一种只有“我”的状态里。
然而事情的痛苦代价,没有让他从“我”的状态醒悟过来。
他依旧唯我独尊,为自己利益是从。直到遇到更大的痛苦,让他翻然悔悟。
亦或是,哪怕一生都活在痛苦中,他也不能醒悟,那这种人,其实是属于命定的一种人。
他们的一生都会按照命运剧本的分配演戏,在每一个选择面前,按初始本能无觉知的做做决定,他的生命就像自动发生的的一个流程,有了一遭,没有任何长进。
05
人在不成熟时会犯错,每个错误最终都会由自己买单。
付出代价,有时是有些痛,但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会在风雨的历练下变得成熟而强壮。
如果一味的只想享受利益,却不肯付出任何代价,让别人替代自己的成长。
就是这样的人,需要像温室大棚里的幼苗一样,一直被照着。
就算有的父母再愿意做大棚,也不能保证自己比儿女活的长吧,承担自己的人生责任已经是完整任务负荷了,如何再背着另一个成年巨婴前行呢?
不论用何种方式考量,每个人最终的归宿都是成长自己。
所以面对该面对的,一切就都是让你成长的礼物。
今天是日更第27天/36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