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等”吗?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做了一个实验,找了一些四岁的孩子,跟他们说:“我给你一块棉花糖,15分钟后我回来,如果这块棉花糖还在,我就再给你一块!”当教授走出房门,不同孩子出现了不同的反应。其中三分之二的孩子,马上一口吃下了棉花糖;而三分之一的孩子在相当纠结的状态下,煎熬地拿着手里的棉花糖,但终于等到教授回来,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15年后,教授们又找到这批孩子。他们发现,当年那三分之一没吃棉花糖的孩子,都成绩优秀,各方面表现都相当好;而另外三分之二孩子,基本都很糟糕,辍学,不及格等等。

同样的实验在哥伦比亚也进行了,结果相同。

教授们将这个称为“别着急吃棉花糖”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我们一直听闻的自律。

无论国内外,因为各种进步,生活中的物质诱惑超级大。我们往往会因为各种直观的广告而陷入冲动消费。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套餐具去年很早在某大型超市看中,一看价格觉得辣手,于是用阿Q精神告诉自己,家里有,不是刚需,不要买。有一次,服务员说这套明年春季会打折的...后来每次去,我都去看一眼,有没有打折,都没有。前天又去逛,远远在过道口就看到好像别了促销价牌,一走近,果真!惊呼:我终于等到你被打折了!

虽然打折并没有便宜很多,但是这种理性的等待换来的更有成就感更有幸福感的买入,对于精神层面的滋养是不同的。只是一次消费而已,但相对来说,这是一次成功的消费。我体验到了由克制购买欲望获得了成功的感觉。

行动派创始人琦琦在一次喜马拉雅的音频中,分享过如何吸引到好的合伙人!她说的非常简单,就是等。看中一个有价值的人,就是花时间去等他,守他。

这跟上面讲的棉花糖理论和我买餐具的故事里的道理是一样的。我们将时间花在“等”这件看似无用的事情上。小朋友等了,等来了他内心渴望的第二块棉花糖;我等了,我等来了打折后的心仪的餐具;琦琦等了,等到了她理想的合伙人。

我们总在说,我们想这样做,我们想那样做...我们想做的事情真的很多。可我们有没有清晰地看到我们的目标呢?清晰地看到目标再等,比盲目地行动更有利。

我们不能停止行动,但我们可以正确等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马云们不让年轻人买房是有原因的,未来房子不值钱你会等吗? 马云们不让年轻人买房是有原因的,未来房子不值钱你会等吗?...
    李梅曹强阅读 2,784评论 0 0
  • 假设有这种可能性:苹果如期在9月召开发布会,然后宣布iPhone 7s两到三周发货,但是iPhone 8则要等4-...
    败叔阅读 1,787评论 0 0
  • 快慢时间 “老师来啦” 门被推开 赶紧收敛嘻哈状态 哎 身在曹营心在汉 已经有所厌倦 去想想中午吃什么外卖 鸡排 ...
    莫须有V阅读 1,001评论 0 6
  • 想要戒掉想你的习惯!每当夜幕降临时,心里总会觉得少了点什么,就算再累,也无法安然入睡!想你,是我每天要做的事,想和...
    陌染风华w唯愿无殇阅读 799评论 0 0
  • 爱情不在于说多少次我爱你,而在于怎么样去证明你说的是真的。 别人只会夸你,温柔懂事脾气好。真正在乎你的人,才会关心...
    星影520阅读 1,54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