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己的想法、感情、愿望和知觉构建个人形象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多年来,我一直在构建一个高标准的“老师”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期待自己说的话都是对的,有水平的,特别在意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言谈举止,这个过程持续了20多年,老师这个形象已经刻进了我的身体里。走到哪里,不用说话,就有人问我,你是老师吧?
塑造出来的个人形象,其实是四个层面中的“社会角色”层面,这是假我中的假我,是在他人的期待下造作出来的。因为他人不可能对你完全满意,你也无法满足每一个人的期待,所以自己的内心永远都不会满意、不会平静,永远不能停歇。
事实证明,角色中的“我”具有所有与真实相反的所有特性。“我”是个谎言。通过我们的想法、感觉、愿望、知觉,我们建造了这个精巧的角色结构,把它叫做“我”,但它只是你自己建造的海市蜃楼。如果你去掉了其中所有的谎言,就会得到真相,但是什么也不会剩下——剩下的只有空虚寂寞孤独。在个人形象之下,什么内在也没有!当你最终不得不承认隐藏在个人形象下的虚无,你会发现这是种解脱,这是那么真实!
我第一次放下了自己的个人形象时,发现与构建虚假自我时的繁忙费力相比,这里显得那么寂寞,没有人群的喝彩加油,没有满足别人之后所谓的成就感,所以会得出结论——这里一无所有。这种一无所有的空空荡荡的感觉让我害怕,我会匆忙回到人群中去寻找存在感,但同时感受到更大的空虚。
我害怕没有人为我而存在,我害怕我的存在对他人没有意义。于是,我回到了熟悉老地方——继续相信我的思想、情感和愿望就是我,只要经营好它们我就能获得快乐。回到了自己更熟悉的所谓现实世界,继续努力打造和维护个人形象,累是累一点,但也总比什么也没有的好。
我惯性地认为重要的是正确的思想、情感、愿望、知觉和个性,总是被暂时的满足所蒙蔽而看不到真相。但是随着年龄增长,我会意识到这些东西永远不会让我真正满足。导致自我认同最终坍塌的一大原因就是拥有太多正确的经历、成就,最后却发现它们其实不能令人满足。中年危机,我想就是这样吧?
所以有一天,我勇敢地放下了执着半生的自我形象,准备接受所有人的遗弃。可是在共修群里,大家却拥抱了我的真实,这让我感觉好了很多,这样也行?那就放下吧,撑着,多累呀!
是的,放下形象的感觉真好,但是一开始可能不会这么觉得。一开始,生活在真实中意味着过去错误的自我认同必须瓦解,这个过程可能十分难熬。但是如果我愿意待在真实里,就会意识到我即万物,万物与我同一。会有一段时期会觉得看到了真相是这么幸福的一件事,但这种幸福感也不是永恒的,它只是看到事物深层引起的副作用,也不需要贪恋这样的感觉,在,就好了。
我觉得,如果你真的明白了“万物即我”的真理,你就自由了。是的,意识到这个是我,这个也是我,这个还是我,会让人觉得很自由,不再被虚假的形象桎梏,不断遇见一个又一个自己的过程真的非常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