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诺贝尔奖最耀眼的是化学奖获得者,卢瑟福,但他是一位物理学家。
物理学奖: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发明制作彩色玻璃照相技术(物理实验相关)。
化学奖:欧内斯特·卢瑟福——提出放射性半衰期的概念。
医学奖: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对胞噬作用的研究。
保罗·埃尔利希——研究生产白喉抗血清。
文学奖:鲁道尔夫·欧肯——理想主义人生哲学
和平奖:克拉斯·蓬图斯·阿诺尔德松,弗雷德里克·贝耶——他们作为政治家、和平社会领袖、演说家和作家长期为和平事业工作。
一、19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加布里埃尔·李普曼,1845年出生于卢森堡,法国物理学家,1921年去世。
获奖理由:因为他基于干涉现象以摄影方式再现色彩的方法。
在 19 世纪,人们发明了制作黑白照片的方法。
在 1891 年,李普曼发现了一种基于干涉(光波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彩色摄影方法。
他在胶片背面涂上一层水银作为镜面,光线穿过感光层在水银面上反射回来,入射光与水银反射的光发生“干涉现象”,在半个波长处形成干涉条纹。
这些条纹留下了入射光线的颜色特征,不同颜色的光线入射,会形成疏密程度不一样的条纹层。
当用白光照射胶片时,它们就像一个筛子,将其他颜色的光线筛掉,只反射记录特定颜色的入射光线。
胶片上的每一点都只反射那些记录的颜色,这样,一张彩色照片就华丽诞生了。
简单来说,就是改进了感光底片,让彩色留在底片上,再曝光冲洗照片时,就能洗出留下的彩色。
1893年,他向科学院展示了冲洗的彩色照片,一年后发表完整理论。
该方法从未被广泛使用,而是作为物理实验的方法继续存在。
李普曼具有独创性和独立性,对物理学的许多不同分支,特别是电学、热力学、光学和光化学做出了许多宝贵的基础性贡献。
他还负责许多更巧妙的设备和对标准仪器的改进,造福了物理学的许多分支。
关于李普曼的个人信息:
1、 父母是家庭教师,在李普曼3岁时返回巴黎,在文化氛围最浓厚的拉丁区安家。
2、 书香家庭对李普曼的品德有很大的影响,胸怀大志,但脚踏实地。
3、 大学时对物理特别感兴趣,偏科严重,就从教育系转系到物理系,毕业时未能通过教师资格考试。
4、 38岁时被聘为巴黎大学物理学教授,41岁时被评为法国科学院院士,67岁时升任院长。
5、 43岁时才结婚,76岁时在美国讲学时生病,逝世于归途中。
李普曼发明的彩色照相法,与现在大家使用的照相技术不是同一类,但他的方法对物理和化学研究有很大的作用。
从李普曼身上最吸引人的是,父母为了他的成长,选择离开舒适区,搬到学风浓厚的地区安居,言传身教地引导李普曼热爱学习和科研,这是一个“孟母三迁“的故事。
而且李普曼偏科,对不感兴趣的学科根本就不会学,对热爱的物理学却非常投入,这也说明了找到自己木桶的长板很重要,短板直接无视就好了,这是一种策略,你觉得如何呢?
二、1908年诺贝尔化学奖
欧内斯特·卢瑟福,1871年生于新西兰,1937年去世。
获奖理由:因为他对元素分解和放射性物质化学的研究。
他是英国物理学家,却获得了化学奖,这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他论证了原子的中心有个原子核,创建了原子结构的卢瑟福模型(行星模型)。
这对于化学元素的结构是地基一样的发现。
他被称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迈克尔·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1896 年贝克勒尔(1903诺奖获得者)对放射性的发现导致了一系列更深入的调查。
1899 年,卢瑟福证明至少有两种不同类型的辐射:α 辐射和β 辐射。
他发现放射性制剂会导致气体的形成。
卢瑟福与弗雷德里克·索迪合作,提出了氦气可以由放射性物质形成的假设。
1902年,他们提出了一个革命性的理论:放射性半衰期——元素可以分解并转化为其他元素。
例如,日本核废水半衰期5370年,意思是过了5370年,放射性才降到目前的一半!
他的研究打破了元素不会变化的传统观念,使人们对物质结构的研究进入到原子内部这一新的层次,为开辟一个新的科学领域——原子物理学,做了开创性的工作。
他研究发现放射性是发自原子内部的变化。放射性能使一种原子改变成另一种原子。
有了衰变的概念后,人们就想通过人工的方式来加速衰变,只有卢瑟福找到了正确的方法。这是他对人工核反应的重大贡献。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核的实验。
他从氮核中打出的一种粒子,并测定了它的电荷与质量,它的电荷量为一个单位,质量也为一个单位,卢瑟福将之命名为质子。
他通过α粒子的研究,论证了原子的核模型,因而一举把原子结构的研究引上了正确的轨道,于是他被誉为原子物理学之父。
关于卢瑟福的个人信息:
1、 卢瑟福出生于新西兰,有11个兄弟姐妹,排行第四。父亲是苏格兰人,母亲是英格兰人,家境贫寒,但学习刻苦。
2、 他读大学期间,不仅有奖学金,而且获得了数学、物理学、理学三个学士学位。
3、 23岁时,因学业突出,到英国剑桥三一学院学习,在卡文迪许实验室,成为汤姆逊(1906年诺奖得主)的研究生,。
4、 之后9年到加拿大任物理学教授,并在37岁时回到英国任物理系主任。
5、 48岁时,接替汤姆逊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54岁时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6、 他66岁病逝时,被安葬在西敏寺教堂的中殿,跟牛顿和法拉第并排安葬。
7、 第104号元素为纪念他而命名为“鐪”。
8、 他从小因为学习刻苦锻炼出来在工作中勇往直前的精神,被他的学生称为“鳄鱼”,因为鳄鱼从不回头,不断向前。
9、 他的助手和学生中有12人荣获诺贝尔奖,可谓是名师大家。
10、 卢瑟福非常自信,性格外露,但科学家们都认同他的成绩。
11、 他的头像出现在新西兰货币的最大面值——100元上面,作为国家对他最崇高的敬意和纪念。
12、 他的兴趣爱好是打高尔夫球和驾驶汽车。
卢瑟福是英国科学界又一位杰出的代表,研究结果是里程碑式的影响,执掌卡文迪许实验室和皇家科学院,培养了众多人才。
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充满激情,勇往向前,是非常有感染力的人,不谦虚的作风也体现了他率真的性格,自信满满是有足够的底气的,他的一生可谓辉煌,名镇天下,谁说科学家就一定要低调呢。
三、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
1908年诺贝尔医学奖由两位科学家共同获得。
埃黎耶·埃黎赫·梅契尼可夫,1845年出生于乌克兰,1916年去世。
获奖理由:胞噬作用的研究。
保罗·埃尔利希,1854年出生于德国,1915年去世。
获奖理由:用带有抗体的血清以治疗和对抗白喉。
梅契尼可夫是物学家与免疫学家,免疫系统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被称为“乳酸菌之父”。
他的两个重大研究成果,一个是胞噬作用,一个是乳酸菌对人体的益处。
在对海星幼虫进行研究后,他于 1882 年指出吞噬作用是免疫系统的一种运作方式。
血液中的白细胞,通过包裹和破坏有害细菌和其他微生物。
微生物学大家巴斯德和贝林开始并不相信,后来他的发现被证实,并在1883年发表了论文。
关于益生菌的研究,他认为衰老是由于某些细菌的产物对身体造成毒害。为了防止这些生物体的繁殖,他提出了要进食含有大量乳酸杆菌发酵的牛奶(酸奶),他是酸奶的支持者。
而日本科学家在他的理论基础上,受到启发,开发出了新的乳酸菌,这就是养乐多饮料配方的来源。
关于梅契尼可夫的个人信息:
1、 父亲是军官,家里是地主,从小对自然感兴趣。
2、 两年读完4年大学课程,毕业后去研究海洋生物,在22岁时任大学讲师。
3、 他的第一任妻子,患肺结核,是在椅子上完成婚礼,5年时间他竭力挽救妻子的生命,最后还是去世了。他悲痛欲绝,吞鸦片自杀,没成功。
4、 30岁时,二次结婚,妻子患上伤寒,他尝试再次自杀,但最终妻子并没有去世,他就给自己接种回归热,一方面为避免妻子的尴尬,一方面为了做科学实验。
梅契尼可夫曾经两度想自杀,都是因为妻子染病,能感受到他对妻子那种特殊的感情,这样的感情处理方法真是世间少有,有了一种生死相随的凄美之感,科学家有如此激烈的情感反应,似乎跟冷静理性的科学思维方式不太匹配,但科学家也是人,谁就规定科学家不能轰轰烈烈呢?
我们的免疫系统保护我们免受微生物的攻击。作为防御的一部分,免疫系统在血液中形成抗体,中和由细菌形成的毒物或毒素。
保罗·埃尔利希对免疫学的贡献之一是转移带有抗体的血清以治疗和对抗白喉,设计单位测定抗毒素量的方法。
他还推测细胞有一种受体可以与有害物质结合,提出“补体”一词,创侧链学说。
他晚年时专攻化学药物治疗传染病的研究,发明治疗梅毒的有效药606(砷凡纳明),后来这个药物被青霉素代替。
关于埃尔利希的个人信息:
1、 先后在4所大学求学,24岁时获医学博士学位。
2、 36岁时成为1905年诺奖获得者科赫的助手,后来出任新的传染病研究所所长。
3、 埃利希一生表现出的孜孜不倦的勤奋,善良和谦虚,他终生每天抽25支浓雪茄,经常用一只胳膊夹着一盒雪茄。
4、 他29岁时与19岁的未婚妻结婚,生有两个女儿。
5、 他被选为普鲁士政府的大法官,后来因中风病逝。
6、 他妻子在1929年为他和他的好友设立了最高医学研究奖,奖励在医学领域有杰出贡献的青年科学家。
埃尔利希作为第一种抗菌类化学药物的发明者,因此被公认为化学疗法之父(化疗)。
他在实验染料治疗昏睡症过程中相信直觉,但他的助手们都不赞成,有的甚至当场辞职,结果证明他的预测是对的,后来用此染料治疗梅毒,发现很有疗效。
他的助手们为何集体反对,可能与他的领导风格有关,因为科学实验就算是做尝试探索,也绝无集体反对的道理,更大的可能性是他在领导和沟通的方式有问题,没能引导和说服助手们大胆尝试。
每天25支雪茄,这也是绝对的抽烟猛人了。
四、1908年诺贝尔文学奖
鲁道尔夫·欧肯,1846年出生于德国,1926年去世。
获奖理由:表彰他对真理的热切追求、思想的穿透力、广阔的视野,以及他在众多作品中证明和发展理想主义人生哲学的热情和力量。
鲁道夫·欧肯的哲学集中在人类体验上。他坚持认为人是自然与精神的交汇点,人有责任通过积极追求精神生活来克服他的非精神本性。
他的一些主要作品是《现代思想的主流》(1908 年)和《个人与社会》(1923 年)。
欧肯把人类的生活体系划分为三大板块:宗教生活体系,内在理想主义的生活体系,自然主义的生活体系。
欧肯创立的“精神生活哲学”,其实质是一种对他所处时代提出的命题的一种尝试解答——即如何找出失落的生活的意义。
他的精神生活哲学与孔子的儒家的超越人格思想相似,试图希望以一种精神生活的方式来达到崇高人格的目的。
关于欧肯的个人信息:
1、 欧肯是哲学家,但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2、 从小体弱,但学习刻苦努力,经常跳级,幼年时代就已具备一种超人的哲学头脑。
3、 他任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和尼采是同事。
4、 欧肯勤奋好学,对事业执着追求,治学严谨。直到36岁,他才与妻子结婚。
欧肯在获奖时非常自信,说自己的获奖符合一切必备条件,当然他的瑞典哲学同行积极为他推荐和协助,为他获奖起到了关键作用。
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朝中有人好做官。
五、1908年诺贝尔和平奖
1908年的和平奖由两位获奖者共享:克拉斯·蓬图斯·阿诺尔德松和弗雷德里克·贝耶。
克拉斯·蓬图斯·阿诺尔德松,1844年出生于瑞典,1916年去世。
获奖理由:作为政治家、和平社会领袖、演说家和作家长期为和平事业工作。
阿诺尔德松一生都在争取和平。他反对一切使用武器,并支持仲裁和国际法。
他是瑞典和平运动的先驱。
挪威和瑞典联合在1895年面临领事风波,瑞典领事经常不顾挪威人的利益,所以双方都增加军费,修筑要塞,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
阿诺尔德松发出号召:瑞典和挪威的“兄弟民族”绝不能彼此开战。
他对挪威表示同情,这与大多数瑞典人不同。
他主张以和平谅解的方式解散瑞挪联盟,联盟最终于1905年解体。
阿诺尔德松是 1883 年成立瑞典和平与仲裁协会的重要人物之一,担任社会秘书。
在1884年和1887年连续当选为下议院议员,多次旅行,到处演讲,争取人民对和平的支持。
他在晚年仍然写文章、演讲宣传和平,在他的后期著作中,以讲述世界和平的《几世纪的希望》较为著名。
弗雷德里克·贝耶,1837年出生于丹麦,1922年去世。
获奖理由:丹麦和平运动的代表,作为政治家、和平社会领袖、演说家和作家长期为和平事业工作。
他于 1882 年以丹麦中立促进会的名义成立了第一个丹麦和平协会,担任其主席直到 1892 年。(后来这个协会成为丹麦和平协会,以及后来的丹麦和平与国际联盟协会。)
贝耶迅速成为蓬勃发展的国际和平运动中的重要人物。
结合他的军事素养,他列举了北欧国家在发生欧洲战争时面临的危险,提出北欧边界附近的水路具有战略重要性,他提议以瑞士和比利时为蓝本的斯堪的纳维亚中立性得到国际承认。
他于 1884 年参加了在伯尔尼举行的欧洲和平大会,随后在 1885 年召开第一次斯堪的纳维亚和平会议的人分享了这一(北欧)中立倡议。
贝耶在1889 年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第一次定期世界和平大会,并定期代表丹麦和平协会参加会议直到 1914 。
在 1889 年他还出席了在巴黎举行的各国议会联盟第一次会议。
1890 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上,巴耶尔提议设立一个常设局,总部设在伯尔尼,作为和平运动的焦点和和平主义信息的交流中心。
该提案于 1891 年在罗马大会上获得批准,巴耶尔被任命为理事会第一任主席。
巴耶尔在积极参与所有这些事业的同时,还不断地写作,在他的活动过程中发表了许多文章、小册子和书籍。
关于他的个人信息:
1、 他的父亲是牧师,他17岁进入军事学院,毕业后加入军队。
2、 28岁时,因裁军而退伍,他也认识到自己更适合从文。
3、 28岁到35岁期间,他通过学习,精通了法语、挪威语和瑞典语,成为了老师。
4、 70岁时,他因病辞去和平局董事职务,担任名誉主席,78岁时完全退休休养。
5、 晚年身患重病的他,仍然随时了解世界大事,即使在观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同时,也坚定地保持着对和平事业的信念。85岁时去世。
贝耶弃武从文,正因为他有军事素养,才能提出北欧中立的立场,让北欧国家得以一直保持中立的态势,享受和平带来的发展空间。
可以说在20世纪初,北欧是欧洲乃至世界最早进入和平环境的一个区域,跟拥有像贝耶这样的和平领袖有很大关系。
结语
1908年的诺贝尔奖有彩色照相法,卢瑟福的半衰期、原子核、质子、α、β射线的提出,胞噬作用,血清治疗白喉,哲学上精神生活哲学,瑞典和丹麦的和平运动领导人等等。
他们当中有为妻子两次殉情的乳酸菌之父梅契尼可夫,有一天抽25支雪茄的化学疗法之父埃尔利希,有“孟母三迁”严重偏科的物理学奖李普曼,有诺奖幼儿园的巨擘卢瑟福,有从小跳级的自信哲学家欧肯,有北欧和平卫士的阿诺尔德松和贝耶。
诺奖获得者总是在科学成就之外透露出种种惊人的特质,他们不是千篇一律的刻板人物,而是一个个鲜活有个性的性情中人。
从他们的经历,我们似乎可以看出物理、化学、医学等总是有一种科学渊源,诺奖获得者培养出更多的诺奖获得者。
感谢阅读,欢迎分享、关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