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容我,吐槽下这个什么素质教育。
起因是今天在微博上看见了那个啥,我就全文复制粘贴一下:“【高考招生改革:“软评价”挂钩“硬分数”】明年起,全国普通高中将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包括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五大方面。教育部明确该评价将成为高招重要参考依据。”
当时我心想,还好生得早。大学受这份罪就罢了,高中生你们还好吗让我看见你们的泪水!
很小的时候,我也觉得素质教育,多好。除了无休无止的学习我还可以做更多事情。现在想起来,真的是图样图森破。
当年这么想只有两个原因,一,当年姐读书真的不费劲,连考试之前也从不复习照样高分;二,当年的我虽然读书不费劲,但我的课余时间被无数课外班填满,作文奥数英语,英语奥数作文。
越是大了,越发现一种倾向,身边学习好还多才多艺的同学,90%以上,是壕。而我不过是个工薪阶层家庭的最普通的人,我父亲同事的孩子里,混的比我好的,基本爹妈都是我爹上司,或者级别比我爹高。
再说江云的高中。江云的高中是全省第一,在省里的地位差不多就是一个衡水,而我周围的同学,80%以上是壕。在江云纠结着午饭一餐12、3块好贵的时候,班上一个考了年级第三的同学用着200块的杯子喝水,而且对她来说,那个杯子真的不贵。
明白什么了吗?
家境越是好的人,越有可能得到更好的来自家庭的言传身教,不只是朴素的为人处事那么简单。也只有足够优裕的家境,才学得起烧钱级的艺术,而唱歌乐器跳舞这样的技能,相信我,遇上拼“综合素质”的时候,简直是无敌外挂。
更不用说城乡差异,区域发展差异。那些连一本课外书都视若珍宝的地区的孩子,如何去跟你拼什么综合素质?什么社会实践,什么艺术素养,呵呵,告诉我,怎么拼?想想江云讲过的那个学阿语的姑娘的故事。
江云的同学不明白为什么江云会这么拼命,为什么大一一进来就立志考北大的研究生。其实理由很简单。当我慢慢清醒过来,当我意识到社会阶层可能会因为高考制度的变革而开始固化,别无选择,虽然嚷嚷着不嫁不生,我也必须拼命往上爬,而一只学术狗往上爬的方式,你们懂的。
我们的国家,付出了多少代价,才消灭了统治阶层?现在又要再造一个?呵呵。
学区房终于已经满足不了了,培训机构也必须上场了。←_← 这些哪个不要烧钱?
遑论评价的客观性的问题。
举个“艺术素养”的例子。江云大学班上有个姑娘擅长灵乐和R&B,而且她在这个方面的声乐水平是学校合唱团在内大部分接触过声乐的人都认可的。前几天是学校卡拉OK大赛的决赛(所谓拼综合素质很多都是拼这种比赛的成绩,学术比赛很难办而且也不好办还和学业成绩撞车,所以其实综合素质大部分时候不过就是比谁会唱歌跳舞吹拉弹唱,哦,还有脸),结果她连前十都没进。——因为评委不懂灵乐和R&B……让我出去呵呵一会。
我实在是很想吐槽这个什么教育改革。想降低课程难度?你学美帝啃老本啊你还没老本可啃啊我兔!想玩素质教育?没钱的人怎么活啊?
大概在江云高二的时候出现了降低课程难度的苗头,如今我大一又出现了素(烧)质(钱)教育的苗头,感觉自己也要变成老三届一样的人物了呢……
但我不希望这样。
我兔,也还玩不起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