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沟通
——读《非暴力沟通》有感
小时候我对暴力的最初理解是动手,也就是行为上对他人造成伤害才是暴力,成年后又理解了语言暴力和冷暴力(如指责,嘲讽,冷漠等),网络暴力,但没有觉得说教,道德评价,比较......其实是一种隐蔽的暴力;“我以为”,“不得不”,“你让我”,“不应该”,“应该”,......这些几乎是我们口头禅的词语从我们口中流出的时候,其实是在进行暴力沟通而自己从不觉得;倾听时的建议,比较,安慰,回忆,否定,同情,询问......都不是爱的语言;利用内疚来达到目的,回避责任是我们不自觉的心理活动也不知道其实是隐含的暴力。
在生活中我们无意识的让身边的人或者身边的人让我们享受着暴力沟通而不自知。
我清楚的记得多年前,一天早晨晨练结束,徐老师跟我说:我的一个学生晨练时不认真,而且说一句顶一句,把她气得够呛。
我找到这个学生问了她一个问题:“知道我为什么找你吗?”
学生说:“知道。”
我:“那你知道怎么做吗?”
学生说:“知道。”
这个学生去找徐老师道歉,回来跟我说老师不理她。
我说:“你让老师伤心了,也让我很伤心。你帮我做一道算术题,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如果你读研究生3年,算算多少年,是谁在陪伴你成长,你怎么可以不尊重老师?”
这个学生一下子泪流满面。
当时我还认为自己处理的很好,现在回头来看,这不就是典型的道德绑架,利用内疚,回避责任的暴力沟通吗?
我女儿曾跟我说:“妈妈,你的教育是失败的。”我一直想不明白,我想女儿的学业不算差,怎么教育就失败了呢。七年前我接触《正面管教》让我意识到我对于女儿的教育不是温柔而坚定,而是放养加砖头。《非暴力沟通》告诉我,其实我对于女儿的沟通大部分时候是暴力沟通。当她小学时不愿意学电脑时我用的是强迫;当她急切的想知道小升初考试结果时我用了一种恶作剧的方式,开始告诉她没有考上,女儿一下子就哭了,我没有体会女儿的感受,没有感受她的压力;初中学校外出活动女儿想背斜肩包而我就一定要她背双肩包,原因是我觉得双肩包做事方便;我没有好好收藏女儿小时候每年我生日时她自己动手做给我的娃娃或者衣服......。结果是女儿走了一条与我的期望完全相反的路,其实等于是她自己走出的一条路——电影。
我第一次接触《非暴力沟通》是7年前,当时在微信读书上草草听了一遍樊登读书讲解这本书,但没有怎么引起我的关注。也就只是和孩子们一起听听《事实和观点》,会跟孩子们说“我很伤心”,生气时停下来,有时能安静的倾听孩子,仅仅而已。
5年前重读《非暴力沟通》感触很多,我们会给身边认识或不认识的人贴上道德评判,先入为主的指责,比较,认为自己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或威胁他人,对他人发泄情绪等等。其实核心是我们自己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
这次,面对一百多个处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我第三次拾起来《非暴力沟通》。我更能全身心的倾听,尊重理解,关注孩子的感受和需求,表达自己的善意。语言是窗户不是墙,我们缺少的不是沟通技巧,而是善意。
但我们的文化并不鼓励我们表达个人需求,认为这是自私的行为,但我想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生活的主人。
要改变我们已习惯的沟通方式,而学会和适应应用非暴力沟通需要一个过程,但每个人都喜欢听“爱的语言”,希望爱溶于生活,而快乐生活。
你取之于我,
是我得到的最好礼物,
当你知道我因施与你
而快乐。
你明白,我的给予不是
让你欠我的人情,
而是因为我想活出
对你的爱。
欣然的接受,
或许是最佳的赏赐。
我无法将二者
分开。
当你施于我
我给你我的接纳。
当你取之于我,
我感激你的赐予。
——鲁思.贝本梅儿唱片集《获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