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的时候,回娘家聚会,饭桌上妈妈说起以前的事,我小时候断奶之后就被送到了安徽天长的奶奶家(我妈的养母,我叫她奶奶)。这次我特意问清楚了,我在奶奶家住了三年,才回到北京。
我对三四岁之前的事情几乎是没有记忆的,以前我曾经奇怪过这一点,一般的小孩子,两三岁都已经开始记事了,三四岁之前的事,长大后多多少少会记得一点。而我,三四岁前的记忆几乎是空白一片。
还有我对于分离,对于不知期限的等待,总是有一些异于寻常的焦虑,明显比其他的事更容易抓狂。我清楚自己的不安全感,却一直不清楚这种不安全感来自于哪里。
如今,我以前的疑惑大致都有了答案。从我小时候懂事起,我大概就把奶奶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在我三四岁的时候,大人们商量好了,就把我送回了北京。可能没有人好好地告诉三四岁的我这是为什么,也可能大人们认为对小孩子说了她也不会明白。
我就这样突然离开了以为可以永远生活下去的家,离开了天天生活在一起的家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以往那些像空气一样自然而熟悉地环绕在我身边的一切都消失了,我在陌生的环境里,不知道这是为什么,惶惶然地等啊等啊,过去的一切却再也没有回来。
幼年的我无法处理这种分离带来的悲伤,于是,本能让我把悲伤连同那一部分记忆一起埋藏了起来。悲伤没有了,但三四岁以前的记忆也没有了。
只是,记忆虽然被深深地藏了起来,身体依然诚实地带着过去的烙印,特别是饮食。对于很多南方的食物,我莫名地喜欢,就连那些不知道名字从没见过的食物,也莫名地觉得肯定会好吃。
菱角,莲子,鸡头米,糯米年糕,云片糕,花生沾……这些遥远而又熟悉的食物,总能通过视觉、嗅觉和味觉,给我带来亲切而又安心的感觉。它们是在告诉我,我还曾经有一个故乡,在我深藏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