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美丽闲都。”
这是司马相如在《美人赋》中对自己的评价。
何故其人如此自夸?这是我在初读此文时顿生之感。直到读过宋玉《登徒子好色赋》之后,才明白原来这是一种写作手法,《美人赋》着实是仿宋玉行文的后世作品里最为出色的一篇。“赋”这种文体在我少年时接触的不多,但谈到司马相如其人,他在汉赋发展上的作用可谓非常之伟大,于是有后世学者谓其为“赋圣”。
谈到文章的辞藻富丽、结构宏大,具体的评价还是交给语言学者;我个人对司马相如的兴趣,不如说更在于个人生平以及之情感生活上。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唐末著名的花间派词人韦庄的这首菩萨蛮,过片便用过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典故——这个典故相信好多人都知道,卓文君当垆卖酒,相如扮作伙计经营酒肆的故事,是发生在私奔之后,整个故事世人谓之“凤求凰”。卓文君为四川临卭巨商卓王孙之女,姿色娇美,精通音律,善弹琴,有文名。虽然新寡在家,但是年纪却也只有二十岁左右,放到今天来看,绝对是标准意义上的“白富美”,而且是一个才女。而司马相如,当时家境贫寒,还没能建立功名,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是与临卭县令交好。在一次聚会中,司马相如应临卭县令之邀参加酒席,车马途中,相如仪表堂堂,文静典雅,甚为大方;在席间,相如弹奏琴曲,便暗暗挑动了卓文君的爱慕之情。弹奏琴曲时,卓文君从门缝里偷偷看他,心中高兴,特别喜欢他;宴会完毕,相如派人以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于是,卓文君乘夜逃出家门,与相如私奔。
我每当读到这段私奔的描写,不知何故,总会共情,也能感受到心情激动且紧张,不免又有些感慨:男儿容貌俊朗并且富有才情,纵然一时为钱财所困,也依旧能够打动女子芳心,不知今时如何。而事实证明,相如也确是美玉,虽然困苦过,之后也接受过岳父卓王孙的接济,但一篇《子虚赋》,一篇《上林赋》,让汉武帝非常赏识他,封其为郎官;回到文君的故里,也着实让岳父风光了一把——有婿乘龙,非池中物。
虽然司马相如成名后的一些事迹让人诟病,比如出使西南被人告发接受贿赂,在京城时也有纳妾的想法(被卓文君的两首诗《白头吟》、《怨郎诗》劝服而回心转意),事实证明其并非完美之人,也有普通人的种种欲念,但我还是非常喜欢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欣赏这位用绿绮琴弹奏着琴曲,善辞赋,“美丽闲都”的俊美公子。
相如原名司马长卿,相传因仰慕战国明相蔺相如而改名;而今我仰慕司马相如,待我年岁稍长,也效仿之,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