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其实很少有人能做得特别正确,人与人之间如何沟通能没有隔阂、能不存在遗留问题,不至于为日后相处留下遗憾等,都是我们需要持续关注及学习的话题。
有时人们甚至无法分清楚是非善恶,因为人性很复杂,有些人想要呈现的和最终表现出来的行为总是存在一些差别,让你只能从他们的行为中去推断他们的本质;而有些人可能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但实际上,他们的做法会让你明白一些道理,也会得到一些成长。
当我们头脑清晰时,我们自然会知道后者才是善意的,但是人们在需要帮助、引导的时候往往都是头脑不够清晰的时候。
那么怎样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我们成长呢?在情感上能够给予你支撑、鼓励,能够拿出时间来听你倾听,以诚相待;在思想上能够给你引导、在你需要的时候还能给予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但同时又不会剥夺你作为个体的独立性的人,就是你值得你一直交往下去的人际关系。
我们其实就是靠着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被注入的能量和力量,才能一步步走到现在。家人、同事、朋友、亲密关系等等,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总有一些事对你来说无比重要的,那么你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也会围绕着他们对你的期待而展开,同时他们的存在,也将影响你对其他方面的理解及追求。比如“你对自己有哪些期待”以及“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等。
昨天在《他人的力量》这本书中看到了作者身上发生的一件事,作者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交了一个女朋友,而这个女朋友的父亲竟然是得州州长。那年夏天作者女友就住在(得州首府)奥斯汀市,作者被邀请到女友家(得州南部的一个农场)去度假一周。
所以他需要先去奥斯汀接上她,然后两人再一起出发,但当时女友想要带些东西回农场,而作者的车内空间又太小,所以只好换了女友父亲的车,当然还是由作者来驾驶,结果路上竟出了车祸,作者违规转弯和一辆卡车相撞,两人都没有受伤,但却毁掉了州长的车。
作者非常惭愧又不知该如何处理这样的状况,他甚至觉得自己如果多少受点伤,可能还会博得一些来自州长的同情,但是事实就是事实——人没事,只有州长的车被毁了。
作者本能地给自己的父亲打电话求救,父亲明确了整件事之后给出的回应是“如果你已经成长到可以陷入这样的麻烦,那么你也应该成长到足以让自己摆脱这种麻烦。但要帮我一个忙,到时候给我打电话,告诉我你是怎么处理的。我很想知道!”接着他的父亲就挂断了电话。
这样的处理方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极为罕见,甚至许多人可能一辈子都没能经历过这样的沟通方式。
但是这就是能够让人快速成长的引导方式之一。作者的父亲让他明白有些事是自己做的,那么就该自己去想办法处理,而不是制造了状况后第一时间向他人求救。
但他的父亲并不是全然忽视他的存在,而是希望在他处理完这个棘手的问题后能够尽快让他知道真相。他需要了解孩子成长的思想、行为及决策,但是他并不过多承担本该孩子自己承担的责任。
换成凡事都大包大揽的家长,一定会以“照我说得做”作为开场白,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孩子永远不会真正长大,因为总有人会为他的私人行为来买单,他也就无法了解: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全责。
如果你是那个向父亲拨打求助电话的人,听到父亲的那番回应后,会是什么感受呢?当时的你会不会误认为父亲的表现很冷漠呢?
然而事实是,如果有个人能够一直默默关注你成长的一切动向,只要你需要,他可以随时给你提供建议或是引导,最终目的就是希望你能成为你自己。那么在你的生命中,他将是为数不多的同伴之一。(也许是之一,也许是唯一)
总的来说,我们需要发展出独立性,需要独立思考、行动及决策,在一切以自我意愿为导向的决策中,我们不仅是决策人,还是责任人,这一点是不可以视而不见的。
除了独立性之外,我们还需要和他人产生交集,因此我们需要提升合作意识。但在合作过程中双方都需要维护自己的权利、保证自己的心理需求得到基本满足,但又不会过度。
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在独处中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在人群中需要表达真实的自我,当然在这过程中,有些人允许、也接受真实的你和真实世界,也有些人不允许你表达真实的自己,但这只是因为他们自己想象的世界、想象中的你和现实不同罢了,你不必把这些归咎于自己的“错”,从而也不接受自己的表现。
我们既需要满足自我期待,也需要满足他人对你的期待。但是当他人对你的期待,和你对自己的期待发生冲突时,你是否敢于去直面你们之间截然不同的思维和想法呢?还是说你会因为太看重这段关系,而选择逃避冲突、逃避真实的自我,以此来继续满足他人对你的期待呢?
如果此时你是案例中那个作者的父亲,当你接到孩子的求助电话时,你会怎么做呢?很显然案例中的父亲的做法充满了智慧,他并没有被孩子的行为所绑架,负自己不该负的责任,也没有逃避和孩子沟通他犯下的错误,只是非常明确地指出了这件事的核心问题,那就是谁犯下了错误,谁承担责任。
作者的做法并不符合绝大多数家长的预期,但是他的父亲并没有拿过高的要求去制造压迫感。通过这段简短的谈话,我们足以看出作者最终一定会成为他自己,而不是他的父亲希望他成为的人。
但是父亲的做法却会让他一直做自己,不是不犯错,而是知道如何学会承担自己的决策和行为带来的后果。这样的自我成长,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但并不是每个人身边都有这样一个引导你持续成长的伙伴。
因此,我们需要给予他人同样的陪伴,给予他人正向的引导。同时,我们也需要观察自己身边是否存在这样的同伴,如果有,请珍惜。如果没有,你可以通过阅读、阅人来督促自我成长,总之,你得先保证自己成为他人的同伴。
人际关系的层次能否得到质的提升,需要每个人的努力,但是最终总有一个人是最先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总有一个人要先做出“陪伴”的动作,比如那个案例中的那个父亲。
没有所谓正确的人际关系,但是较为正确的做法,就是倾听、引导和陪伴,且能够让对方带着这份情感支持和勇气坚定地探索自我,最终他也一定会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