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十六年,遇见过很多学生,有欢乐也有苦恼。欢乐永远是短暂,直到毕业典礼的那一刻,才感觉到孩子们是那么的可爱,才发现一直期待的毕业,或许不是自己最想要的结果。可是,在三年的朝夕相处中,烦恼总是挥之不去,那就是如何才能让这群孩子能朝着我们想要的样子生长呢?
孩子们还是有很强的可塑性的。只要我们用心去做还是会发现,孩子们还是会做出一定的改变,但他绝不会一步到位的做好,有的能保几天,有的能保个把月,有的甚至是你刚讲完,随后就忘记了。
今天这个社会变化是如此的迅速,以致于人们都来不及做出反应。就像是在看一场足球赛,刚打个差,结果球就进了,进的毫无征兆,最可气的是还不能重放。教育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中生长,一方面大家都期待一场变革,一场教育的变革,能让教育焕发生机;一方面大家又不知如何去变革。
搞了二十多年的素质教育,现在已被很多人批评是一个伪命题了。中国教育的问题到底病在哪里,现在都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准确的答复,又有谁能开出一副药到病除的药方呢?
最近读了一本北大郑也夫先生写的《文明是个副产品》,给了我一个很大的脑洞,就是很多伟大的发明其实都不是人们有意为之的。需要可能是发明的动力,但绝不是伟大发明的源动力。比如人类走到一定的阶段都会有书写的需要,可是为什么只有中国人发明了纸。而在其它地方也有书写的用具,比如羊皮纸、树叶等。为什么只有中国人发明了纸张,因为这是中国人在使用树皮做衣服的过程中,无意发现的。我想这个问题应该也会用在中国的教育上的变革吧。就像中国的科举制度,这是一个让中国历史学家引以为傲的创举。之所以会诞生,其实也是一个偶然,那就是为了打击当年的士族势力,只能从庶族中选举人才。没想到这样一来,打破了中国传统社会中的阶层的限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让耕读传家成为了几年的佳话。
历史是不能重复的,它只是惊人的相似。今天要想设计一个像科举制度这么有影响,这么伟大的体制怕是很难的。时代不同了,所遇到的问题也不同了。面对这新的时代,新的问题,怎样寻求破解之法,期待那不期而至的喜悦吧。
上层的事,就交给上层人去办吧。底层的事,还得我们自己来办。怎样带好一个班,怎样把自己的孩子教好,这样既具体又紧迫的事还是我们自己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到底我是不是一个好父亲?到底我是不是一个好老师?我一直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能看清楚自己的真实面目,所以唐太宗有“三镜”之说。我一直都被这个问题困扰着,到底我合不合格?到底我优不优秀?对于此我们是缺乏自知之明的。就像是当年孔子周游列国,一心想恢复周礼,可是全天下的人都把他当作笑话,都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可是,孔子却“明知不可而为之”。
在教育这个行业里浸淫久了,技术增强了,心灵却变空虚了。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个人的成长的“高原期”。一边是积累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一边是绵长不绝的无力感。在以“成才”为第一标准的教育体制下,我究竟培养了多少“人才”呢?我带过的学生至少也超过两千人吧,离孔子的三千弟子不远矣,孔子有七十二贤,可是,我呢?用现在的社会标准来看,寥寥无几。也就是说我一直都是在做一个没有成就感的事业,这又怎能让自己一直持续下去呢?
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简书这个平台,让我如获至宝。我想利用这个平台来盘点一下自己多年总结的教育经验。一来让自己把眼前的教育问题看的更清楚一点,二来也为很多同样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为学生的教育问题感到困惑的人,提供一面镜子,以便参考。
一直以来,我都坚持我笔写我心的写作态度。纵然是“对”的,但是我不认可的,亦不会说;纵然是“错”的,但是我认为是对的,也会毫不犹豫的写下来。本着真实、有用、实用的态度来完成接下来的写作。
作此文是以为序,希望自己能坚持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