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白事”过程也许是对亲人临终的一种干扰——雪漠

凉州乡下死人时,超度很热闹,敲锣、打鼓、吹唢呐,但是我发现他们所谓的超度,就是把亡者一站一站地送进阎王殿――亡者最怕自己成为无主的幽魂,这是多么滑稽!

为什么凉州人喜欢请道士超度亡灵呢?因为念经超度的场面不够热闹。但是,如果亡灵是佛教徒的话,这种做法就是很不如法的,所以最好还是把自己的喜好放下,尊重亡灵的信仰。

在这段时间内,千万不要杀生,因为一杀生就会生起巨大的恶念,这对亡灵非常不利,而且所有为亡灵杀生的罪孽都要由他来承担,所以应该尽量吃素,也不要吃像葱韭海蒜之类的东西,中阴身的人一闻到那个味道就会逃之夭夭。

如果实在不能吃素,也仍然不要杀生,你可以吃一些“三净肉”。所谓“三净肉”,就是指不见杀、不闻杀、不为自己杀。

比如,在凉州人眼中,红白喜事是人生的两件大事,红喜事是结婚,白喜事则是死人。因为极为重视,所以凉州的发丧场面非常热闹,人们吃肉、喝酒、猜拳等,这时就很难做到吃素。那么你就可以买些现成的熟食,这就属于“三净肉”。

关于往生,有不同的说法:净土宗认为往生是临终一念,如果错过临终一念,做更多的佛事,也不能让亡者往生,但仍然会为他积福;密乘则认为中阴身阶段同样是得到救度的重要时机。

不过,无论是否能够将亡灵导向极乐世界,在中阴身阶段,家人经常念佛并回向给亡灵,都可以让他得到一种非常好的善报,功德也大,还会使他得到一些实际的帮助。

有些人进入中阴身阶段时,由于各种业障现前,同样也会感受到恐惧,也会希望得到救度。这时亲人的态度就至关重要,比如:如果亡者非常爱自己的女儿,那么女儿希望他能注意一些中阴身的事项,希望他能听从善知识的开示的话,亡灵一般都是会听从的。这属于一种对亲人的救度,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救度,许多时候对两者都起作用。举个例子,家人修善、做善事、做法事、诵经、讲经可以为自己积福,但当他们将所有功德回向给亡灵的时候,照样可以让亡灵得到一些益处。

同样道理,我们在进行中阴身救度时,需要亡灵的配合,但更多的是需要亲人的配合。亲人的态度对亡灵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亲人非常虔诚时,亡者也会生起虔诚之心;如果亲人将信将疑、诽谤、诋毁时,亡灵同样也会这样。即使在中阴身阶段,也要遵循因果的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的信息可以传递,善的行为可以得到善的果报,这时如果有传承力的加持,亡灵仍然可以证得化身成就。

也就是说,亲人的努力会增加亡灵得到救度的可能,一定要明白这一点,所以说,亲人如果在亡灵处于中阴身阶段的时候懂一些信仰、仪轨、方法就会对亡灵发挥更好的作用。


作者雪漠介绍

雪漠,原名陈开红,甘肃凉州人。国家一级作家,甘肃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化学者。曾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德艺双馨文艺家”“甘肃省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文化部中国文化品牌协会“2015年度中国文化十大品牌人物”等称号。著有长篇小说:《野狐岭》《深夜的蚕豆声》《凉州词》“大漠三部曲 ”(《大漠祭》《猎原》《白虎关》)、“灵魂三部曲”(《西夏咒》《西夏的苍狼》《无死的金刚心》)、《爱不落下》;诗集:《拜月的狐儿》;文化著作:《一个人的西部》《大师的秘密》(全八卷)、《佛陀的智慧》(全三卷)、“光明大手印”系列(全十本)、“雪漠心学”系列等;文化游记:《匈奴的子孙》《堂吉诃德在北美》《山神的箭堆》等。作品入选《中国文学年鉴》和《中国新文学大系》;荣获“第三届冯牧文学奖”“上海长中篇小说优秀作品大奖”“中国作家大红鹰文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等奖项,连续六次获甘肃省委省政府颁发的“敦煌文艺奖”,连续三次获甘肃省文联和甘肃省作协颁发的“黄河文学奖”;入围“第五届国家图书奖”,三次入围“茅盾文学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