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核心力量在于“通过分析让人知道我对这个题目的立场和态度”。
比如说:规矩
全世界人民都知道,遵守规矩,会获得现实的、当下的、马上的好处;比较聪明的人还知道:遵守规矩会有长远的好处。这个规矩包括法律、道德、游戏约定……各种各样的活动规则。很简单的一件事,一个人不遵守游戏的规矩,大伙儿就认为你这家伙不值得一起玩儿,下次就不跟你玩了。或者,有权力处置不守规矩之人的人,他可以开除这个不规矩者,还可以禁止不规矩者继续在这个游戏里玩下去——网站的禁言之类就是这样。
——这,就是遵守规矩的好处。
但是,规矩也要看看背后支持规矩的力量是否足够。比如,政府开除一个临时工,就是因为政府发不出工资,或者撤销这个岗位——出现了新的规矩。在这个岗位干活的临时工,你要跟一个政府抗争,是不可能的,只好乖乖地下岗回家。问题是,政府除了开除这一个临时工之外,还有无数个临时工被开除的话,这,就要看政府的“维稳办”有没有处理好突发事件的能力了。如果维稳办干活不力,警察里的临时工也开除得太多,军队还得忙于对付来自境外的临时抢劫分子,那就麻烦了。
分析到这里,稍微读过高中的同志,都知道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这样的麻烦。那,就是崇祯老板开除了李自成同志的案例——李临工在家里造反,境外的努尔哈赤在时刻准备着进来抢夺公司控制权。
——这,就是说:你要订立规矩,就得有维护你的规矩的本事。如果本事不足,力量不够,那么,你定下来的规矩会要了你的小命。
这里,围绕着“规矩”这个题目,咱们分析了两点:1、为什么要遵守规矩。2、订立规矩需要什么。
第一点,我们分析了:1、规矩的细分(你喜欢写什么角度,或者你懂那个角度,你就去写);2、守规矩的好处(一个学生,至少能举出很多守纪的例子来);3、不守规矩的害处。
第二点,我们分析了:1、规矩是人定的;2、规矩有长期的,也有短期的,还有临时的;3、拿什么来保证顺利地执行规矩;4、假如规矩执行不了,会出现什么后果(这个,其实不用想例子的,学校里、班级里,例子唾手可得)。
结论:谁要是教学生“先想好例子再写作文”,肯定是个不懂写议论文的老师。
现在,搞个小一点的范围,说学校里,一个班级“执行规矩”。
我在班主任论坛看到一个班主任因为班级没有规矩而焦头烂额。他不依靠学校,不依靠学生(也靠不上),自己有没有强制力,班级乱了,班主任慌了。
那么,执行规矩靠什么呢?
仔细分析一下,估计大伙儿都认同三个方面:
1、靠学校。以学校为靠山,你不听话,小子,我将你捅给德育处,你去受受罪。
2、靠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知道,他们将要订立的规矩对大家有好处,能保证XXXXXXXXXX等等的班级好处,有利于大家成长有利于家长开心有利于老师工作。然后,大伙儿商量,一二三四五甲乙丙丁戊,定下来;有个能服众的班委会,有人执行。违者众人指责之,恐怕能让违规者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3、靠老师。这里还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老师的人格魅力足够大,大伙儿争先恐后非要进这个老师带的班级不可,那么,这位老师打个咳嗽都是规矩,因为学生已经早就从心里认定了这个老师牛,跟着他就会变成小牛。第二个,这个老师狠。心狠手辣,现在不打人了,但批起人来找不到任何一个“屈辱人”的字眼,偏偏每个字都让被批者遍体鳞伤无地自容恨不得挖个洞钻进去还坚决不出来。第三个,这个老师勤快,管得紧,管得细,管得周全。
如果这三个因素都没有,好了,完蛋了,有规矩等于没规矩,等想到有规矩要执行的时候,儿子大过爷,老师的话已经跟放那一种气差不多了。
——这,就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