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纫的力道二(367)

书接上篇,今天掰嗤下针起针的细节。

在林世儒老师的养生主灵性按摩课程中,“爬背”是难度系数较高的动作,甭说新手即便是复训、练习过一段时间的老学员,都发怵做不到位。

在离开南宁远嫁安徽无人共修的情况下,持续练习近半年的站桩后我因祸得福,意外与友人相聚上海,给她做了全套按摩,她懒洋洋意犹未尽的呢喃:太舒服了,特别是那个猫爬(爬背),天啊。之后几年只要我们不期而遇定然互相按摩,而她对我的反馈,更笃定我练习的方向,即便离开老师只在生活中修,一样可以。

话归正题。下针起针与爬背有何相干呢?按摩者跪立,双手接触模特背部,依靠身体重心起伏按压,手劲重下面的人痛苦不堪,过轻则如隔靴搔痒很不过瘾。

那日缝纫因是初次试刀,激情澎湃,好几次插针时歪了——哎,我突然联想到爬背。书法讲究“力透纸背”,不曾想缝纫、按摩时也是如此道理,果然是殊途同归。缝衣针、手中的毛笔、按摩时的双手,都必须笔直,跟随呼吸匀速着力向下渗透,过急或歪斜,都会有影响。

同样,起针时,不可初时猛末梢轻,把布反转过来,就能看出端遗。布面布里的线条,都得均匀平整不凹凸。

也许有同学会疑惑:犯得着这样嘛?告诉你,没学过的(林老师按摩课程)或是新学员分辨不出,但老学员绝对分得出;可是能不能说得出差异,那又是另外的功夫了。

人的腹腔盆腔内都是软的,如何让双手力道渗透,当真考验人。

我只偶然在缝纫过程中发现有这么个奥妙所在,分享给大家。为学之道无止境,共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道元大师看了楚杰抄的书,对于他的速度惊为天人。自那天起,楚杰每天除了需要打扫院子外,剩余的时间都在抄书。道元大...
    西土瓦大神阅读 670评论 0 5
  • 保持空杯,持续进步,我是空杯杨,今天是除夕,提前祝你新年快乐,鸡年大吉,接下来继续向你介绍赛斯·高汀的《怪咖时代》...
    空杯杨阅读 222评论 0 1
  • 情绪实在太多,太杂。 痛苦实在太深,太久。 都只因那勒进皮肉的伤痕让我失去了再次信任的勇气。 以前的我就是这样,就...
    张颂子阅读 3,179评论 0 0
  • 哲学家对于食物的properties有几种分类,即material cause、effective cause、f...
    Amber635阅读 30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