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青年这个词,已经说不清楚这个词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被玩坏,与其本意渐行渐远的。放在今时今日,如果有人说你是文青,言语里多少都带一点酸味的,且很难分清到底鄙夷多一些还是欣赏多一层。
说到底,一个人喜欢什么样的事物,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与他人无关,只图内心的安宁清静罢了。暂且不去论这些罢,去听一听那美好宁静的声音吧。
坐在城墙根下的公园观察樱花花苞,夜晚的微风带一丝暖意,携着春日里泥土特有的清香,吹得人骨头都要酥掉。
春分的夜晚听《春分的夜》,这样的初相遇,实在妙不可言得刚刚好。
好美的风景
让我回想起家乡的感觉
仿佛闻到春天的气息
在这春分的夜里
树的枝桠撑满夜空
在这蓝色画布上
成千上万的花 次第绽放
四月将近 雨水刚停
温润的夜里 藏着喜悦的静
灯火阑珊 不见人影
空见一树花 在岁月无声里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遇到喜欢的人或事物时,是舍不得在网络上深挖其出处的。就像是遇到了最心爱的玩偶,不愿意与他人分享,也不愿意同他人相比。
安安静静抱在怀里,放在手心,就非常满足。初遇程璧,我就是这样的心理。
后来,听得越多,自然越想知道是怎样的女孩子才能将诗句唱得如此动人。于是,去看她的简介,瞧她的眉眼,果然是清澈的,未曾失望一点,反倒更爱了。
写这首歌,是二零一二年开始旅居东京,樱花初绽的夜里。那是第一次感受到岛国四月的夜风,温柔的把人灌醉。
还记得那个夜晚,我和刚刚熟悉的几位朋友,相约到中目黑。那里是赏夜樱的名所,临近代官山和惠比寿,街道不宽,房屋低矮,很多书店和咖啡厅,而且整个街道都是并排的樱花树,在穿越整个目黑川的两岸。我们举起杯里的清酒,诉说着每日,无论烦恼还是喜悦。
记起来郁达夫笔下名作《春风沉醉的晚上》,对于这几个字眼,似乎到了几十岁的年纪,我才第一次感受到。
回去我拿起了古典吉他,谱下这首曲子,写下这样平白直接的歌词:好美的风景, 让我回想起家乡的感觉,仿佛闻到春天的气息,在这春分的夜里。
以上摘自程璧的创作笔记。平白直接,是程璧自己的评价。
在我看来,是天然去雕饰的自然,越是简单清爽,越是自然而然。这,大概也是这么多人被打动的原因吧。
《当我寂寞的时候》也是很喜欢的一首。
这首歌,初听时并未觉得惊艳,但看了MV,一秒被吸引。家常琐碎在音乐中缓缓流动,收拾餐桌,打扫屋子,从正午到傍晚,点上蜡烛,约上三五好友,谈笑间时间便过去了。
这样的场景是不是很奢侈?怪道文艺青年总是被批判呢。可美好的时刻不就是因为难得才愈发珍贵吗?人们对于文艺青年的误解,应该就是产生于实际生活和照片的距离吧。
其实怎么讲呢,热爱自然质朴的人普遍觉着金碧辉煌过于俗气;而热爱精心装饰的人一般会觉着简单素净过于矫情。人之常情而已,乱花入个眼,择一朵爱的就是了。
不好意思,跑题了.......
清晨 我一个人醒来
一个人整理头发
一个人买早餐
一个人赶路
我一点也不孤单
我的心里是满的
我的心里是满的
午后 我一个人散步
一个人和小鸟说话
一个人看一棵植物
一个人回家
我一点也不孤单
我的心里是满的
我的心里是满的
夜里 我一个人读书
一个人泡茶
一个人听雨声
一个人闭上眼睛
我一点也不孤单
我的心里是满的
我的心里是满的
这首歌,是我的次爱了。
歌词就像女孩子的小日记,没有特别地加以修饰,却让人很是舒服。独居女孩的一天,大概就是这般模样,看似孤单,实则内心充盈,带一丝丝少女的惆怅,在吟唱中慢慢平息,生活重新回归平淡。
喜欢程璧,不外乎喜欢她眼底的清澈,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她嗓音里自带的诗意气质。
春日夜晚,关上灯,一首《春分的夜》,足以忘掉白日里一切嘈杂。
晚安,祝你好梦。
每每到春天,听着程璧,就能醉倒。
今日所言,就当是醉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