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习惯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说阅读,一种我几十年来做的事,它在我行走社会,沟通交流中总能助我一臂之力。有时候阅读的质量和自己所占的角度有关,但人的想法多受环境所影响。
2016年我在多方面获得一些转折,这与运用微信平台获取信息,并加以学习密不可分。在快要进入岁末时,对它说一句“感谢”总觉的有点亏欠。感恩生活中有了微信,才有了写作和更好地阅读,那是幸福日子里的好事连连。
有幸结识好报公众号,开始了一段文字书写的历程。写的时间多了读书时间就少了,文字地积累随着其输出慢慢减少,读书成了增加自己文字积累得最快方式。怎么去选书,怎么去读书时成了自己要考虑的问题。
有一种说法曾明确指出,书读多了如果不和现实作对比,不去加以思考,这个人可能就没了自己的思想,因此怎么选书读书都至关重要了。什么事物成长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夏花的娇媚、秋实的累累都是因有了秋冬春地孕育。对于选书,有文字信仰的人不能选速成的书,应景的书,大多在喧哗过后就成了人茶余饭后的消遣。我有很多消遣,就有自己的选择。
在中国这片沃土,文学是茁壮成长的,中国的文字作品已被世界认可,当然四年一届的矛盾文学奖所选中的文学作品,是最有价值供我们阅读的。历界的获奖者除了他们地获奖作品,许多作家写的散文、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都是我们值得深读的。读书更不能忘了我们中国文化出处的,读年代久远的名家佳作,就能了解中国文字一路走来所呈现的脉像,读过就会有一些继承。
一本好书拿到手读时总放不下,但连续地阅读会产生疲惫,总会错过一些精彩。在阅读中我是有很多的错过,挽回这些就给自己制定阅读时间,一个作品阅读时间最多不超过半小时,这样就会对作品有所斟酌,同样就会有高质量的读书笔记。每天在被分割的时间里选取半小时,阅读时珍惜程度可想而知。全心的投入,对每一处文字都会换位思考,思考多了读起文字总有一种新鲜感,但时间的限制,总把一些留到下一次来满足,读书就有了期盼!
当一种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受益的是执行他的人。读书的如饥似渴,使我自然就多了一些粮食,文字写作就有了些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