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那些在考试中能坚持到最后,并取得胜利的,往往有一个共同点:能保持一个稳定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时间。
在别人看来,他们就像“自燃型物体”,不用点火,自己就能燃烧,像打了鸡血一样,不容易佛系。
为什么有些人能保持这样稳定的状态?
我觉得有外因和内因两方面。
01 外部驱动
一是外部驱动。
这一点最直接最明显。我们做的绝大部分事情,都是由于外部驱动。比如来自老师、父母、学校、单位的要求。
考试也是一个外部驱动,越临近截止日期,驱动力越强,备考也越紧张。
如果你当过组长或者负责人,就会有一种感觉,变得更上心了,本质上也是因为角色的不同,这种外部驱动,赋予了你更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这里的建议大概是:找到一个合适力度的外部驱动。
太小了,对你刺激不够,要是伸手就能够着,还会去跳吗?太大了也不行。
比较合适的是,要跳几下,才能够得着的。
02 外在约束
二是外在约束。
可能有些胖友会说,知道要考试,外部驱动是有。可是自律性不强啊,怎么办?
有一个代替自律的好办法:寻求外在约束。
外造约束可以是人。一个人坚持学习、坚持跑步很难,但当你和小伙伴一起约定做某事,效果就不同了。
因为前者需要自律来支撑,它就像一种资源,会慢慢消耗殆尽。而后者不同,哪怕只是两个人之间的口头承诺,我们会在意给他人的交代,不会轻易毁约。
外在约束也可以是环境。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就是所处的环境、周围的人,带给我们的外在约束了。
这里的启发大概是:备考尽量去图书馆、自习室,去大家都在认真学习的环境里。常常和积极向上的人在一起。
外在约束就像心理学上的”他律“,接受他人约束、检查和监督,最后习惯成了自然。
03 个人特质
三是个人特质。
除了上面两个外部因素,我们每个人身上的特质不同,也会有所差异。
在哈佛幸福课第13讲中,提到了一个行为价值观测试,简称VIA。通过测试,我们可以找到最重要的人格力量是什么,比如热爱学习、好奇心、勇敢、善良、坚持。
将自己最重要的人格力量(比如前5,前8),用于指导我们的行为,你会觉得充满活力、充满动力,觉得这就是真的我。
有的人自带热爱学习的特质,对他们来说,保持学习的状态,不仅不需要消耗意志力,反而能给予他们力量,感到充实。
如何应用你最重要的人格力量,来解决困扰自身的问题。文末会放上链接,感兴趣的可以看完整视频。
04 总结
从外因来看,找到合适的驱动力,和有效的外在约束。
从内因来看,找到你最重要的人格力量,去践行它们,来获得积极心态。
简而言之,如果你的身体状态好,目标坚定,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有人监督你,自然地你意志力更坚定,状态更稳定。
所谓稳定的状态,并不是真的天天像打了鸡血一般励志。而是即使在心态崩了的时候,也能拥有原谅自己的大度,和及时调整的勇气与行动。
共勉。
前面提到的VIA测试有240道题,我做了差不多15分钟。
感兴趣的在我公众号后台回复“VIA”,即可测试你最重要的人格力量,以及哈佛幸福课的完整视频。
ID:Zjingyan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