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轮滑结缘
去年寒假,孩子爷爷奶奶从老家来我们所在的城市过年,所以没有了着急回老家的计划。一天晚上去广场溜达时,孩子发现了一群同龄的孩子——他们穿着酷酷的溜冰装备,兴致勃勃、自由利落地做着各式花样,对此羡慕不已。早在三岁的时候她就想学轮滑,只因那时年纪小,过早接触轮滑怕对腿脚不好。这会儿,已经五岁了的她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说服她你离开,已然不是那么容易。这时,有教练看到她观看入迷,就滑过来跟她打起招呼,询问要不要来学轮滑,小朋友的热情再次被点燃,连忙点头呼应。教练带着她试了试装备,并向我们介绍了课程后,轮到孩子爸掏腰包了,总之,想着寒假不着急回老家,也该让孩子过得有意义吧;另外,这家轮滑班的名字叫益启轮滑,听上去好似老朋友相遇说到“走,一起轮滑去!”,类似大人世界的“**,走起!”。人类是群居动物,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三五成群在一起,整个场面就活跃起来。
报名第二天,孩子就迫不及待的进入了练习阶段。看别人滑挺容易,可到自己滑就不轻松了,看似身轻如燕,其实负重前行。一套装备穿戴完毕,可能会觉得腿像系了沙袋(虽然我未亲自体验过,但每次提装备却是我的活,可以感受到两只鞋的重量),一开始,教练为了避免新学员摔跤,会用带子绑住轮滑鞋的轮子,学员就能像正常走路一样——抬脚踏步走。大概两堂课后,腿脚适应了鞋的重量,带子会被剪掉,这时是最容易摔跤的,教练会在地上,每隔一小段儿铺上一个垫子,学员穿着没有“束缚”的轮滑鞋在垫子之间来回练习,小心翼翼,生怕还没走到下一个垫子鞋就不听使唤而狠狠摔一跤。然而,往往是那些经常摔跤的孩子反而学的快。
连续上了四天课,孩子趣味不减,之后近年关,教练们也要放年假,想着年后开班儿再来,谁料,新冠肺炎让所有人的脚步都慢了下来。五月底各种培训班、幼儿园陆续通知复课,轮滑也得以继续。再次来到训练场上,因为疫情还未宣告结束,去上课的孩子还是少数。
2.陈教练
这里不得不提一个人——陈教练,益启轮滑的老板兼主教练,他有一个比我们家孩子稍大几月的女儿,每天训练都会带着她,现在她已是轮滑班的高级学员。可能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女儿,他在训练每个学员的时候会像教自己女儿一样有耐心有爱心,一个个学员,一个个动作来回示范。每次课程结束前,陈教练会带孩子们玩一个小游戏放松一下,这也是孩子们最爱的环节;之后还会给与积分奖励,鼓励孩子们下次继续努力,同时积满20分可以兑换礼物一份;再就是教导孩子们感谢带他们来上课的家人,让孩子们知道感恩。课后,陈教练也会发教学日志,告诉家长今天孩子学了什么需要注意什么之类。有时,陈教练还会用气球做成花朵、棒棒糖的造型,不管男孩女孩,都爱这些小花样。彼时,在孩子心中,也许陈教练不再是课堂上那个严厉的唠叨者,而是一个无所不能的百变超人吧!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投其所好”,把枯燥乏味的动作,变成孩子乐于接受、愿意坚持的事情,这也许就是陈教练与众不同的地方。
3.家长
说完孩子和教练,我们再来看看家长。通常情况下,陪孩子上培训班,家长们的统一动作就是玩手机。手机的确是个好东西,随时随地,可以看电视,可以刷抖音,可以购物,可以聊微信。它陪伴我们每一个百无聊赖的时刻。陪孩子上轮滑课不一样,虽然还是有人选择与手机为伴,但在广场上,氛围不一样——到处可见运动的人们,不管什么年龄段儿,都能找到自己的同龄人。趁孩子练轮滑的时间,我也来活动活动,项目是跳绳或跑步。随着此起彼伏的音乐声,伴着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做着自己热衷的项目,似乎有种时间过的飞快的错觉,做运动不再变得那么难坚持,挥汗如雨的同时,摒弃了一天的烦恼,身心如此舒畅。平时自诩爱运动,但真正运动起来的时间少之又少,反而是孩子上轮滑课的时间成全了自己,孩子乐在其中,我也享受这难得的运动时光。
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陪伴孩子轮滑的同时,孩子也成全父母——教练的女儿成全了他优秀的技能得以继承,学员成全了教练用爱心浇灌的事业,儿女成全了父母悠闲的享乐时光。与其说孩子需要我们陪伴,倒不如说我们更加需要他们来滋养,和孩子们在一起,生活中时常会有彩虹出现,到处变得五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