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2、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3、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4、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
5、日间功夫觉纷扰,则静坐。觉懒看书,则且看书。是亦因病而药。
6、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7、凡人忿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8、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9、谦者众善之基,傲者从恶之魁。
10、以言语谤人,其谤浅。若自己不能身体实践,而徒入耳出口,呶呶度日,是以身谤也,其谤深矣。
11、克己须要扫除廓清,一毫不存,方是。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
12、人须在事上磨练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静,遇事便乱,终无长进。那静时功夫亦差似收敛,而实放溺也。
13、人但得好善如好好色,恶恶如恶恶臭,便是圣人。
14、若无有物欲牵弊,但循著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但在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15、汝若以厌外物之心去求之静,是反养成一个骄惰之气了。如若不厌外物,复于静处涵养,却好。
16、凡文过掩慝,此是恶人常态。若要指谪他是非,反去激他恶性。
19.“致良知”: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孟子
致知在格物。---大学
至善者,心之本体---王阳明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良知是虚,功夫是实,知行合一。
自幼即有志于圣人之学。盖尝范例于辞章,驰骋于才能,渐渍于老释,已乃折衷于群儒之言,参互演绎,求之有年而未得其要,及居夷三载,动忍增益,始超然有悟于‘良知’之旨。
20.知行合一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会得时,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已自有知在。
“古人所以既说一个知,又说一个行者,只为世间有一种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个冥行妄作。所以必说个知,方才行得是。”
“……又有一种人,茫茫荡荡,悬空去思一索。全不肯着实躬行。也只是个揣摸影响。所以必说一个行, 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补偏救弊的说话。若见得这个意时,即一言而足。”
“……今人却就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工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工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