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传的很火的书,前两天看丽静姐也在看,索性下单买一本。
作者是一名日本女医生,叫吉田穗波,之前在面相群中有同学分析过她,真的是学霸中的极品。却在陆续生了5个孩子、全职工作的同时,到哈佛留学两年,还出了本书。
作者写这本书其实是想告诉读者,只要学会这些时间管理方法,她能做到的,你只要愿意也可以做到。没错,关键词就在“你愿意”,或者说愿意去下功夫。知道不等于做到,做到不等于做好。我们来看看她是如何做的吧!
1、越没时间越想做事,化焦躁为进步的决心
日本人在这方面还真是了不起,这种越挫越勇的精神在叶隐文化中也有提到。
吉田穗波自己有三个姊弟,对有兄弟姐妹的温馨深有体会,她也很喜欢孩子,想做个“儿女成群”的妈妈,所以婚后计划至少生三个。身为妇产科医师,吉田穗波很清楚生育有年龄限制,为了尽量不影响工作,她把生育间隔缩得很近,每一胎差两岁左右。有了孩子以后,吉田穗波更忙了,但越是没时间,越让她想做点什么。
人越是在忙碌的时候就越有想干大事的冲劲。反而闲下来的时候却无所适从,吉田穗波说,如果一天24小时全归她自由支配,她应该没法在短时间内念那么多书,如果没有孩子需要照顾,她应该会有闲情逸致喝杯咖啡,也不会充满斗志、热血沸腾了。
2、别想or,要想and,人生太短,不够一件件顺序做。
“工作”、“留学”、“儿女成群”是吉田穗波的三大人生追求。
平衡事业和家庭是非常困难的。可吉田穗波竟然选择利用第三胎产假时间准备赴美留学。吉田穗波说,当她听见有人因选A还是选B烦恼时,会毫不犹豫地建议,“先别考虑or,想想看有没有and的方法吧!”在吉田穗波看来,抱持这样的想法,才能每一秒都不浪费,而且,整个过程会比较积极开心。“因为,专心投入‘想做的事’,‘不得不做的事’带来的痛苦就会更小。”
比如,吉田穗波在工作、带娃、怀孕的同时准备留学,身在一线治疗病人能让她时刻记得留学的目的,保持高昂的斗志;下午六点半要接孩子能让她专注工作,提高效率;有孕在身让她更加注意饮食,身体健康让她有体力工作、学习;家里到处贴满英文单词,能耳濡目染,身教孩子努力读书;工作、带娃、备考,数种状态互相切换,能帮她摆脱压力……
当然,现实总有不如意的时候,吉田穗波也说,精疲力尽回到家,孩子哭闹着要抱抱,会让她感觉特别累。但她仍认为,多管齐下利大于弊。真是强悍的女人呀!
3、放弃完美主义
这部分我看得最认真,我的高C特质让我凡事不容忍自己的不完美,希望尽自己能力做到最好。做出来的东西也总是不满意,但是真的有些时候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因此,要有乱成一团的心理准备,多件事齐头并进,乱成一团是必然的。
在吉田穗波看来,公私分明,区隔时间、空间,心情确实会比较轻松,但事情就很难同时进行了。所以,她会在晾衣服时想着怎样回电子邮件,会利用诊所午休填孩子托儿所需的文件。吉田穗波强调,想多元利用时间的妈妈们要把完美主义放到一边,把“非要完成、完美”改成“做一点是一点”,就会有新突破。
4、“大石头理论”
一天只有24小时,工作、带娃、做家务、准备留学,还要睡眠充足,保证身体健康,真心不够用。怎么办呢?吉田穗波的办法是——提升24小时的使用密度。
吉田穗波认为,挤出时间做什么,比挤出时间本身更重要。同样是一分钟,怎么用得更有价值、更精确?结果完全不同。
她很喜欢《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也会对事项按重要及紧急程度进行区分,并对《与时间有约:全方位资源管理》一书中的“大石头理论”深有体会。
“大石头理论”认为,想把更多大石头、小石头、细沙放进桶里,应该先放大石头,再放小石头,最后放细沙。也就是说,时间管理上,应该用整段时间优先处理“大石头”,再用零碎时间安排“小石头和细沙”。所谓“大石头理论”和我们说的“三只青蛙”是一样的,首先我们要先吃掉三只青蛙再去吃蝌蚪,所以,现在每天早上我都会为自己确定三件首要事情来优先完成。
5、早睡早起
这个除了第一节有课6点不得不起的情况,真的是。。。臣妾做不到呀!每天都好想多睡一会儿。可是,留出不被打扰的时间真的很重要,白天没课又没人打扰的时候效率真的很高。
吉田穗波每天和孩子一同入睡,清晨3点起床,到孩子6点起床之间的三个小时,就是完完全全不被打扰的时间,可以集中精力做想做的事。
6、学会借助他人,用钱买时间
这个也是我原来特别不擅长的,我是一个特别怕麻烦别人的人。宁可让别人有求于自己,也不愿意去麻烦别人。慢慢我发现,其实借助他人的力量也是拉近人与人距离的一种方法。真诚待人,让别人愿意被你“麻烦”,在别人需要的时候不嫌“麻烦”,才是相处之道。
在大女儿生病住院之前,每天,从进家门到睡觉,吉田穗波要准备晚餐、吃晚餐、收拾餐桌、把晾干的衣服收起来、折衣服、收纳衣服、洗澡、洗衣、准备隔天托儿所要用的东西、检查联络簿、回电子邮件、填写文件交给托儿所和公家机关……等等,做不完的例行公事。虽然忙碌,但只要孩子健康,也还能勉强兼顾。
但大女儿住院以后,平时顺畅的生活模式就崩溃了:吉田穗波经常请假,虽然竭尽全力,但那段时间得到的工作评定仍然很低,所以非常焦虑;丈夫也在医疗系统,责任不小,不能请假;爸妈住得远,又还没退休,只有假日能来帮忙;公婆住的城镇,开车要两个小时才能到,而且也不能经常麻烦两老帮忙。
妈妈就劝吉田穗波请人帮忙,一开始,吉田穗波还有些犹豫:请保母去医院陪女儿像话吗?女儿会不会难过?而且也没富裕到可以请保姆的地步……不过最后,她还是承认光靠自己无力应付,决心请人。
请来的保姆淳子女士40来岁,非常资深,带小孩很有一套,大女儿跟她熟悉后,还会笑着送妈妈上班。后来,大女儿回家休养,淳子女士就介绍了一位明美太太帮忙洗衣服做晚餐照看孩子。
明美太太有高中到小学的三个孩子,是个家务能力一流的“超级主妇”,做饭超好吃。大女儿恢复健康后,她每周还来两天。
这样一来,吉田穗波要做的事总量就少了,就有更多时间工作、学习。这让她体会到妈妈应该做“不能被替代的事”,剩下的事就外包吧,只有这样才能生出时间来。
7、别被常识偷走时间,规矩是自己定的
做家务是日本主妇的重要工作。很多人都认为每顿三菜一汤才算做饭,家里纤尘不染才算干净,孩子一定要亲手带大才会长得好,等等。
吉田穗波也曾认为,不亲手做饭、做家务、带娃就不配当妈。但请了保姆之后,她发现这是“别人的常识”,作为家庭主妇,她可以、也应该“自订规矩”。
比如,她认为,帮孩子选择吃什么,比自己做、买来吃还是请人做更重要。吉田穗波坚持认为,小孩子要尽量摄取蔬菜、豆类、鱼类。每周一、周四的晚餐她会请人来做,并提出上述要求,周二、周五吃前一天的剩菜,周三简单吃点或外出就餐。在她看来,这就够了,“我和孩子都能吃到饭和菜,而且也能节省我的时间,真的是一举两得。”
8、善用零碎时间,生活更有效率
吉田穗波的父母都是大学老师,是双薪家庭,所以,吉田穗波出生后43天就被送进托儿所了。校方规定,每天家长都必须把自家孩子用的尿布对折再对折,放进柜子里,吉田穗波的父亲就会边看论文边折尿布,一点也不浪费时间。
吉田穗波从小耳濡目染,也会利用零碎时间处理事物,再用完整时段实现人生梦想,每天凌晨3点到6点、每天通勤的3小时是她的念书时间,而且,她的时间计划表是细分到15分钟的。
走路、等车、上洗手间、晾衣服、收拾餐具……所有这些不方便拿纸笔的时刻,吉田穗波都没有浪费,会用来练习听力,或者思考回信、报告,这样下笔更快,可以省去一边想一边打字的时间。(真是学霸中的极品!)
9、别让焦虑浇灭斗志,控制情绪就是节约时间
很多人浪费时间,是因为把时间都用来焦虑了,相反,很多人达成目标,是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信念和稳定的情绪。人生随时随地都会碰到意外,斗志就像个气球,一旦因为疲惫、失落泄了气,又得花时间鼓起它,如此反复,会浪费大量时间。
为此,吉田穗波会列出“在意事项清单”,因为她发现小压抑会夺走超乎想像的大能量,每逢必须专心的时候,真正碍事的通常不是大烦恼,而是些小细节。
所以,为了专注投入,吉田穗波会运用专注前的时间,处理完令自己在意的小事,防止事倍功半。
10、勇敢踏出第一步,然后嘛,见机行事
吉田穗波认为,每个人的肩膀上总有许多“理想”和“责任”。如果总以责任为先,理想就很难实现,因为,责任是永无止境的。如果等责任尽了才去追求理想,那等到天荒地老也动不了手了。所以,实现梦想的关键就是,理想和责任一起扛,同时做想做的事和该做的事。
“无论第一步有多小,都要踏出去,然后,坚持下来。”但吉田穗波所谓的“坚持”,并不是日复一日,而是“中途停顿很正常”,即使没完成进度也要继续前进。
重要的是不要苛责自己,让自己感到内疚,这样就又会陷入焦虑。虽然,偶尔停顿,只要继续坚持,在有限的时间内进入专注状态,就能让学习更有效率。
看完本书之后,感觉书中的每个观点都在不同的地方看到或者听到过,有些正在努力践行,有些明知是正确的可是执行起来却由于惰性或焦躁而遇到阻碍。虽然,我并不是学霸,但是也希望能够坚持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有所成绩。这就需要继续修炼心性,时刻提醒自己,反思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