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味飘香正当时
文/芒果君爷爷
我的家乡荆州,长辈呼叫小辈,倘小儿置若罔闻,长辈会愠怒道:“唉!你的耳朵卖到烧腊馆去啦?”如此戏谑幽默的言语,久而久之竟成地方俚语,且语句更加简洁——“你的耳朵烧腊去了?”
烧腊馆,彼时沙市中山路上一家著名卤菜馆,专事卤味极具特色,而今早已淹没于历史的长河中。
时年,烧腊馆玻璃橱柜中,卤制的牛腱、牛肚、百叶,货囤如山,猪蹄、拱嘴以及顺风(猪耳)赚头(猪舌)色泽油亮,林林总总,不胜枚举。走近烧腊馆,浓郁芬香的卤香扑鼻而来,那味道真的令人难忘。
卤味,以带有奇异香味的木本、籐本、草本植物生长的果实、根茎、种籽或者树皮,叶片为原料,熬制汁液而烹制菜肴的味型。这是我对“卤味”创立的名词解释。不知诸君是否认同。
卤味集诸多香料之大成,高温沸煮之下相互渗透、融合,由单一味型转化为复合滋味,呈现在我们的餐桌上。
卤制食品,中国南北皆有。年轻时,有一次差旅山东,途经德州,当地扒鸡以“五香透骨,肉烂骨酥”著名于世。肉烂骨酥显现出典型的北方风格,当然,扒鸡依然是卤菜。
十几年前,汉口精武路餐馆老板,卤制鸭脖,鸭脚自已小酌,亦在门市售卖。这种极辣的卤味,颇受饕客喜爱。我每逢至汉,总要购买,不待归家,鸭脚在返程巴士上啖食,几乎罄尽。
精武路上诞生的卤味小吃,当今产业恢宏,已成武汉滋味。
人生旅历,匆匆过客,谁能记得食住几回?
有一年从石家庄至安徽蚌埠,火车抵站已是深夜,胡乱找一家旅店入住后,遂上街寻觅夜食。已是夜半时分,竟购得猪耳,猪嘴,与同伴在客栈手抓卤味共享烈酒,酣畅入睡。
事隔多年,蚌埠卤味仍然期待。
川东,现为重庆辖治。那时我蜀地商务频繁,每逢乘船入川泊靠万县,江岸台阶陡峭,我等拾阶而上。万州码头,灯火璀璨,沿江街巷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空气中㳽漫着浓浓的卤香。“鸭四件”是我之首选。回到船上与三五好友席地坐于甲板,打开一瓶60度江津白干,大嚼卤味,习习江风吹拂,耳听滔滔江水拍击船舷。远眺黑夜中的航标忽明忽暗,惬意无比。
其实,在家卤制菜肴并非难事。虽卤料配制稍难,但超市已有红卤售卖,调色增味假手他人。配合袋装卤料使用,还需在摊贩上包上三五元的香叶,白蔻之类的卤料补充,以固其味。桂皮、生姜、干椒家中常有储存,姜与辣椒量大投放,决无不妥,准备停当即可卤汁熬制。
卤味食材多以动物内脏为主,除仔细清洗外,还需沸水汆烫,以彻底去除血末污秽,保证食材纯净。
食材置放卤汁中,先大火炖开转小火慢卤。卤毕,可保留卤汤,以利再用。
民间常有酒馆称自家卤汤流传百年,我极为存疑,不知是怎么保存的。或许,高手真的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