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宣传不能离开基本的真实

“我的遗体捐国家”“我老婆呢”。

11字遗言

当47岁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肖贤友,在临终时拼尽最后一点力气,歪歪扭扭地写下这份只有11个字的遗书时,瞬间感动了无数人,也让无数人泪奔。从这份简单的遗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位平凡人的伟大。

然而,作为当地官媒的《长江日报》,在利用大半个版面的篇幅来高调宣传这一“正能量”爆棚的新闻时,标题却把本来十一个字的遗言“核减”成了七个字,并用了这样一个标题:《歪歪扭扭7字遗书让人泪奔》。

也许在媒体眼里,只有“我的遗体捐国家”这种大爱,才是值得宣传的正能量,需要大书特书树立典型。而“我老婆呢?”,却是一种掺杂了私心、不合时宜的小爱,削弱了大爱的感染力;或者说,这种小爱在大爱面前实在太不值得一提,作为官媒根本不屑于报道,既然如此,那就应该直接屏蔽了。

其实,作为普通人,我们既感动于“我的遗体捐国家”这种无私的大爱,也泪奔于“我老婆呢?”这种对爱妻恋恋不舍的小爱。作为普通的市井小民,也许这种小爱才更能戳动我们的内心。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妻如何不丈夫”。

实际上,有了后面一句,肖贤友先生的形象才更加丰满,有血有肉,离我们普通人更近。

诚如作家方方在其日记中感叹:更多的百姓为这后四字而泪奔。临终前提出捐献遗体很感人,可是临终前剩下最后几口气,仍然惦记着老婆,同样感人呀。报纸标题为什么不能写《歪歪扭扭十一字遗书让人泪奔》,而要特意去掉后面四个字呢?会不会编辑认为爱国家才是大爱,爱老婆只能算小爱?报纸是不屑于这种小爱的?

实际上,很多网友在看到肖贤友先生生前和妻子最后的微信对话曝光后,纷纷表示“泪目”。

肖贤友先生生前和妻子最后的微信对话

在对感人事迹和先进人物宣传时,进行选择、屏蔽、美颜,甚至无底线地歌颂奉献,已成了我们一些官媒的通病。在这些华丽文字的背后,我们看不到普通人的影子,看不到有血有肉的真实,看到的只是一个个与我们相去甚远的抽象概念。

于是,我们当看到我们怀孕护士、流产医生重回前线,女医护集体自愿剃光头上前线,贫困老人倾其所有为灾区捐款等等之类的虐心报道时,我们总会觉得千篇一律的文字中,缺少一种人情味,缺少一种真实。带给读者的不是催人泪下,而是一种现实的扭曲。

这些人物伟不伟大?说实话很伟大!但伟大得有点不够真实,有点让人不敢去学,不敢去效仿,甚至会从心里发出不应去效仿的感慨。

新闻来源于生活,但不能脱离生活;榜样来自于身边,但不能脱离身边。

最好的宣传,应该就是真实。

而一切脱离真实的宣传,都只会催人尿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文丨齐国有个人 今天下午,接到文友从澳大利亚发来的一爆炸性新闻,让我不禁笑出声来。 究竟怎么回事呢? 据澳大利亚新...
    齐国有个人工作室阅读 3,321评论 0 4
  • 这名字我只是一时兴起,草拟了一个。 声明,此文不做任何商业用途(也不会)。 只是随性写点不入流的东西,喜欢就...
    礼封阅读 955评论 0 1
  • 各位爸爸妈妈们,大家好! 今天看到一句话,特别温暖,与大家一起温暖:时光温暖了岁月,岁月温暖了你。在朋友圈里看到这...
    阳光温温阅读 1,605评论 1 3
  • 度娘:环境变量是在操作系统中一个具有特定名字的对象,它包含了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所将使用到的信息。例如Window...
    大城子阅读 6,246评论 0 1
  • 嘉峪关记 塞外第一关, 风雨数百年。 雄风依旧在, 征人几多还。 (2019-9一24于嘉峪关市 兰庭大酒店)
    陆军一兵阅读 2,662评论 2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