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带着娃,试听了两节艺术课

在学龄前阶段,相较于直接看到她在艺术呈现上“会什么,做得多好”,我更希望她能有来自于内驱的敏锐观察,细致的内心感悟,一些基础艺术常识和审美趣味。

上幼儿园之后,小朋友拿起笔,随性涂画一阵后,经常对我们提出要求:花怎么画?树怎么画?有时提的要求,对我们来说还挺苛刻:城堡怎么画?公主怎么画……

明显,四岁以后她不再满足像之前一样,兴之所至,随手涂抹。有些烦人的是,我们的“友情帮助”还经常让她不满意。

她会指手画脚地提要求:“这里不行”、“那里不对”。颐指气使的样子,很像传说中,让广告公司设计师恨得牙痒痒的,挑挑拣拣的甲方客户。在达不到自己认定的效果时,她还会“哎哎哎”着急叹气,陷入苦恼。

这样的交流多来两次,很容易让人肝火旺!

学校会给布置一些作业,要求给简笔画的图形,或者小猫小狗什么的形象涂色。再一段时间后,她放学回家就饶有兴致地画,最经常画的是太阳、人和花朵。

画画是她可以不骚扰其他家人,独自从事最久的活动。

看了一段时间发现,她画的太阳基本是一个圆,环绕着疏密度差不多的放射状线条。画的人呢,随她喜好分别对应上家里人:这是爸爸、这是妈妈……除了高矮胖廋的size,其他没什么差别。花的形象基本上是一种类似于向日葵,有着大花盘的巨型大花朵,包围着一圈相对细密的小花瓣。

小朋友喜欢上了这样容易上手的简笔画,乐此不疲地“自我训练”,不久就画得娴熟而统一。碰上她顺利完成的满意“大作”,还拿另一张废纸,简陋地包装后当成礼物,十万分热情地送给家里每个人。

“缺乏观察和思考的过程,机械地训练固定单一的形象,限制想象力”这大概是很多有心关注孩子全面发展的家长,这几年对简笔画“危害”的新认识。

所以尽管她很愿意花时间在涂画上,早就表示了“我要画这个画那个”的浓厚兴趣,我还是不想过早把她送进艺术班,尤其授课内容偏向于传统技巧学习的那种机构。

过早的技能的训练,可能会让孩子有自我实现和被周边肯定的成就感,但却忽视艺术更深层次的内涵:丰富多样的表达,感情的抒发。

在学龄前阶段,相较于直接看到她在艺术呈现上“会什么,做得多好”,我更希望她能有来自于内驱的敏锐观察,细致的内心感悟,一些基础艺术常识和审美趣味。

这些行为和思考的习惯,不仅在艺术上相关的发展上是很重要的,也能很有力量地推注完整的个人发展。

转念一想,在幼儿园这块,因为同时管理照顾众多孩子,课程设置上随大流,按部就班地走规定的教学安排,强调遵从和简单模仿性学习,客观上是可以被理解的。

撇开学校环境,平心而论,作为父母的我们这一代,在自身的成长中,因为理念因为资源有限,艺术素养和审美教育是很欠缺的。

我们多少人自己正儿八经去过博物馆?带孩子旅行的时候会把博物馆和美术馆列入行程?多少人能知道印象派鼎盛时期代表性的画家?能知道两幅毕加索和达利的代表作?

普通非艺术专业科班出身的家长,甚至就是学艺术的家长本尊,如果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没有和儿童较长期的观察和互动,心态也常常是功利茫然的,不免陷入追求“技巧展示”的比赛:这孩子会画的真多、画得多像、笔拿得多好、色彩填涂得多精细……

说到艺术常识和鉴赏类,这套《大师名画全知道》不错。里面有画家、流派简单介绍、画作赏析,提取出作品中相关元素的小作品和游戏。三岁以上的孩子可以一起亲子共读。成人也可以从中有不少收获。

在小朋友频繁要求“画得更像”之后,我在想,除了幼儿园教学上具象输入的影响,孩子自己也在长大,随着认知,观察力的提升、他们自发地有更强烈的意识,在“像”的路径上进行尝试探索。

在看了一篇有关幼儿艺术教育的公号文章对于美术班的分析后,我更动摇了一番,于是在某两个休息日,综合口碑、离家距离、费用,列出了几个准备去试听的机构。

事实上“美术班”之间也不一样。像《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中,从事美术教育多年的鸟居昭美,在书中坚决明确反对孩子 9 岁以前去上美术班。是指那些将大人的标准强加给小孩的写实美术班。

而在《你的孩子和他的艺术》中,在大学里研究儿童教育的罗恩·菲德,却鼓励小孩去上美术班。他所说的“美术班”,是指那些“让孩子有充分的自由去表达自己” 的美术班。但要避免让孩子过早去上“写实”美术班。

                                                                                       ——《普通人如何教孩子画画》

年前试听的第一家,是名气颇大的连锁美校。上课之前,被顾问带领着,简单地在校区游览一遍。环境总体是很不错,课程种类很多,有时装设计班、国画班、动漫班。接收孩子的年龄跨度也很大,好像是3到18岁。

同在教育行业,不免心里默默算了一笔账:课种这么多,这耗课战线可以长达15年,一个课包一万多的话……

这碎钞机般的孩子们……

他们中心的橱窗和墙上,挂着很多艺术作品。很多艺术品的材料是生活常见,但容易被我们忽略的物件。比如用一次性汤勺做成巨龙身上的鳞片,再涂上闪亮的丙烯颜料,形态和观感非常壮观;用吸管做成屋顶:形态不同的纸箱,上色做成城堡;棉花做成滑雪场……

“生活美学”也是现在很多类似机构的趋向,这挺好的。从普通人长远的一生来看,能真切精细体会到生活里细碎的美好,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环境体验,和销售运营上,这家都有大品牌的气场,最后没选择这家的主要原因,出在课上的一个环节。

上课形式是,老师在屏幕上放图片,用看图贯穿一个背景故事的方式,带出当天的主题“饮料”。又屏幕上观看了几种水果,应该算是延伸和引导。然后重点来了,老师把自己事先做好的成品直接展示出来。

对于三四岁的孩子来说,好的艺术引导应该是从他们前经验里提取元素,然后过渡联系到上课的主题,有思考过程再动手,用相关的材料实现自己的艺术创作。老师是起到带入启发想法,辅助创作过程的作用。

这个过程中,当孩子有需要帮助时,老师再进行“引导式的帮助”,尽可能减少用自己的想法和行为,干涉孩子的艺术活动表达。

一旦把成人作品预先展示,小朋友的思路很可能就被影响形成模式,本来可能实现的创造,就变成单纯模仿。这样的操作,其实跟简笔画是一样的意思。

这就又试听了第二家。

第二家的环境,比第一家差很多。教室工具散乱混杂,没有观察窗可以偶尔看看孩子上课状况。一开始还心想,是来上课的嘛,关注它最核心的部分“课上得好不好”就行了。

后来证明,对外展示的细节和形象就没有要求,在实际教学中,会有更多缺漏。

试听那节课的主题是“烧烤”。上课前,顾问说因为是试听,家长可以在里面三十分钟,也没有跟我们强调听课时的家长角色。临上课前,我们两个找了教室后的角落坐下。

课上老师引导、主题延伸、互动都正常,也没有发生上次第一家那样直接给看成品的事。

在小朋友需要帮助时,老师也尽量先引导孩子观察思考。

事实上,我在教室呆足了一整节课,三十分钟后并没人提醒我离开。我在一整节课的真实体验里,切身感受到松散的课堂规则,差强人意的环境,对于艺术课氛围的破坏。

首先,硬件问题,教室隔音差。在引入主题的环节里,有一个活动是听录音,听烧烤炭火燃烧和油汁迸溅的声音,本来挺好的一个多维度体验,被隔壁教室上课的声音干扰着,听得并不清晰。

放映图片引入主题时,用以展示的图片,像素渣得可以。

教室里同时还有另一位小朋友的奶奶,紧紧坐在孩子身后,全程高能强势指挥。

除了孩子观望时,奶奶急切的催促,她一会儿质问孩子“哪有这个颜色的饼干”,一会儿指出作品“不够整齐”,当面摇摇头跟老师说“我这孩子不会画画”,抱怨“我以后不带你来了,烦死了,不知道你妈妈怎么搞的”……

在孩子的立场,一直被催赶的角度,他对这节艺术课的体验,不要说更高层次的艺术启发和感受,应该身心都是紧张不舒适的吧。我一不相关的成人,在教室后听着奶奶的催赶抱怨,都觉得压力好大,头皮发麻。

还好这个班其他孩子年龄比较大,基本可以专注于自己手头的事情。

期间老师正在上课,一位家长随性地推开门,隔空跟自己孩子喊话,说要离开一会,让孩子好好上课。

课上,助手老师的声音很大很突兀,引导语言机械乏味,像在布置任务 “这个压上去”、“这个不要动”,“这个颜色还没涂呀”……

没有合适的课堂氛围,即使教学再好,在传输上也会大打折扣。

那节本来说好是一个半小时的课程,一个小时十五分就结束了。顾问之前说这个老师的比较有个性,课后不做作品分享。我当时把这理解为,学艺术的人有些自己的个性。

试听几天过后,机构的人联系我。我提出时间没到就下课的疑问。对方问我是不是错过了老师的分享环节?我想了想是没有。下课后我主动沟通交流课上孩子的情况,临走的时候还跟老师打招呼了。

这又暴露出教学流程不够规范,而且机构自己不同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畅,属于运营管理上的不成熟。

至于服务方面,一件事可以反映。下课后,小朋友说口渴,发现连能喝的水都没有,要手动现煮开水。

我提出集中反馈问题后,负责人的回复延迟了很多天,也显得很无力:那以后孩子有需求的话,可以再过来试试。

后记:

又让我画房子。

我问了一下细节,原来她要的这房子,有尖尖的屋顶、有一个房间、有一扇窗、旁边有一棵树。典型简笔画世界里的房子,我们小时候经常画的那种,单调统一,容易学。如果现在让你画一座房子,你画出的是怎么样的?

我葛优瘫在沙发上,没马上响应。

我问她,我们住的房子是看上去是什么样子的?高的矮的?你是不是还有见过都是玻璃的房子?房子有各种各样的,有的高有的矮,有不同颜色,有的有电梯,有的外面还装着闪闪发亮的玻璃,还有不同形状、你是不是还见过埃菲尔铁塔的照片?

她倒腾了一会儿,画出了一栋不一样的高层建筑,从高到低依次有六扇窗户。她稍微纠结的是,本来想画七扇,由于空间布局没安排好,画不下了。我们住这栋楼就是一座七层建筑。

这张画算是观察和思考的里程碑。可惜我不是一个仪式感很重的好家长,没及时收藏好,等我写文想找时,毫无意外地又下落不明。

这个互动过程,让我放缓了找艺术班的脚步,启发了我在这个阶段的新方向:当大环境里对想象和表达的限制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作为弥补和保护,我们是不是在更重要的小环境里,通过引导他们观察体会,鼓励他们去感知和表达世界的多样性?

 THE  END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4,588评论 6 49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456评论 3 389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0,146评论 0 35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387评论 1 288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48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510评论 1 293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522评论 3 414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296评论 0 270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745评论 1 30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039评论 2 33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202评论 1 343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901评论 5 33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538评论 3 322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5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415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081评论 2 36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085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