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恋的美好就在于它的单纯、朦胧,人们通常的观念里,初恋往往是两情相悦的。但在周作人的散文中,却只是一厢情愿的单恋。而不论是两情相悦还是一厢情愿,年少的那些情谊都是最珍贵的,以后数十年的人生中都不会再有。
年少的喜欢,从来都不问出处。很多时候,喜欢一个人,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就是喜欢了。“我不曾和她谈过一句话,亦不曾仔细端详过她的面貌与姿态。”现在人们所说的,始于颜值,陷入才华,终于人品,“我”都没有经历。“我“喜欢她,并不是被她有趣的性格吸引,也不是惊艳于她的美丽。那是一种没有前因后果的感情。“虽然非意识的对于她很是感到亲近,一面却似乎为她的光辉所掩盖,开不起眼来端详她。”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卑微到了尘埃里。总认为对方是完美的,然后就会无限放大自身的缺陷。很多人的尘埃里是开不出花的。
即便如此,热情也丝毫不会被削减。热情若轻易就被消减,喜欢很快就会消散,那样也就不是少年的喜欢了。“我那时当然是丑小鸭,自己也是知道的,但是终不以此减灭我的热情。”就如同小王子爱上住在星星上的玫瑰,连仰望星空都变成了一件美好的事情。”每逢她抱着猫来看我写字,我便不自觉振作起来,用了平常所无的努力去写。”不由的回忆起中学时代,男生打篮球时,若喜欢的女生来看,总不免更卖力一些。喜欢上一个人就总是想讲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她,而其实自以为展现的最好又是那么微不足道。而这恰恰又是年少的情谊动人之处,无关物质、无关利益,单纯又幼稚,只有一厢情愿的热情。而这样的热情、只有在年少时期才有。
经年以后,少年历经世事,再回首往事时,终会发现当时看来遥不可及、光芒万丈的人,也只是普通人。时间终会冲淡一切,当时的信誓旦旦,到后来都成了负担。周作人知道杨三姑娘死时,“我那时也觉得不快,想象她的悲惨的死相,但同时又觉得很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年少喜欢的姑娘因霍乱死了,不快是自然的情绪。可是想到不用为年少的承诺负责,又不免如释重负。时间和空间已经冲淡了“我”当年的热情,但承诺并不会随着时间改变。而她的死使得这份承诺没有了兑现的可能,“我”也不必承担违背诺言的负罪感。虽然这份诺言除了我,无人知道,但它毕竟是年少的我最真挚的感情。
朱自清曾经评价这篇散文:“第一是清,第二是冷,第三是简洁”。周作人的散文并不同于鲁迅的张扬热烈、针砭时弊、一针见血,而是闲淡清写,《初恋》这篇散文就有他散一贯的闲雅语言和闲适风格。篇幅很短,就像一杯清酒:并不浓烈,只是带着淡淡的芳香,也并不使人沉醉,只是给人浅浅的微醺之感。微醺之时的人们又会有一些难以言状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