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轻人在外打拼,一旦结婚生子,就会面临如何带宝宝的问题。随着育儿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年父母更愿意选择把宝宝带在身边。以前的情形则相反,许多人以为孩子小的时候扔在老家让老人带省力省心,可以专注于工作,好好赚钱养家才是正理。
我也一度这样做过,研究生毕业出来工作后,曾经有一年多时间将宝宝留在老家由我父母照顾。孩子总是生病,一开始家里人怕我担心影响工作还瞒着我,后来在一次通电话时我听到了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声,才知女儿病了,不吃不喝精神很差。于是立即请假赶回去,一看见我,女儿的精神就有所恢复。从此,我立志带不到三岁的女儿在身边,女儿的身体状况也日益好转。
心理学家和育儿专家告诉我们,六岁前的经历对人的一生尤为重要,因为六岁前的一切会沉淀到人的潜意识里,对成年后的心理模式及行为模式产生重大影响。以往人们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不记事儿,绝不会影响长大后的生活,上小学乃至更大点能照顾自己了再带在身边也不迟,其实是个误区。那样做的结果是,错过了宝宝的依恋期,很难再建立牢固且轻松的亲子关系,处理不当,亲子关系就会充满压力,变得格外紧张。
看许多家庭里,父母与长大了的孩子老出状况,关系难以融洽,就是忽略对孩子幼年的陪伴、没有及早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所致。若是在孩子幼年就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家长与孩子相互了解、彼此信任,亲情更浓,遇事更容易达成谅解,有事半功倍之效。所以,权衡是图省心挣钱重要还是带着孩子培养亲子关系重要,我觉得还是选择后者为好——自私点儿说,把孩子养好了,拥有良性亲子关系,至少自己老了不挂心不生气。
当我把孩子带在身边,因与老公分居两地,有半年时间是一个人边上班边带孩子,那时孩子只能上全天托管的幼儿园,上班前送去,下班了接回,中午不见面,只有晚上在一起的时间多点儿。后来读了央视名主持人敬一丹尽最大可能陪伴女儿成长的故事,我在双休时就给单休的女儿周六请假,只是为了我们可以多厮守一天。
后来,有同事建议,不能仅仅把孩子带在身边整日宅家里,还应该多带孩子出去玩;出去玩的同时想省钱,办个公园通游年票,办个公交卡就能做到。这样做了,感觉不错,在公园里,女儿常常和遇到的小朋友一起玩,非常开心。后来,孩子大点,还带她去免费的科技馆、博物馆开开眼。我的实践证明,作为在外打拼经济拮据的人,同样可以让孩子享受丰富多彩的童年。
之后有两年因单位搬到离住处远的地方,父母来帮着照顾了两年孩子。随着时间推移,我越来越看重亲子关系的培养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干脆辞职自己专心带孩子。由于日常互动交流多,女儿成长很快。但自己的生活里只有孩子也不行,做妈妈的必须要有自己的空间去提升和发展自己,这样才利于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上进心。为了既照顾孩子又不沦陷于柴米油盐,我曾经有两年做小学生下午课后作业辅导工作,现在则是选择了边带孩子边写东西的生活,都是为了平衡带孩子与自我发展的关系所做出的努力。现在,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了,属于品学兼优的孩子,更重要的是女儿与我成为了知心朋友,我们一起快乐成长着。
如今,把宝宝带在身边慢慢成为新一代家长的共识。我原先单位的一位女领导,事业有成的女强人,本来也是把孩子放在老家的,一有时间就大包小包地赶回老家看孩子,因一次听到村里人朝孩子说“你妈妈不要你了才留你在奶奶家的”话后,认为这样的话对孩子稚嫩的心灵伤害很大,痛下决心将孩子带在了身边;还有自己早年丧父或丧母的朋友,有看见亲戚朋友中离婚后将孩子扔给老人后孩子感情受煎熬的朋友,更是体会到父母的陪伴对宝宝成长的重要性,毫不犹豫地带自家宝宝在身边;即使家庭正常的朋友们也因爱心浓厚或懂了育儿知识带宝宝在身边,不肯做所谓“省心”父母的——小时候貌似省心的父母,多半孩子大了并不省心。
放眼望去,许多强大的妈妈们选择了带孩子与工作两不误——即使没有老人帮衬,现在幼儿服务机构多了也不成问题的。我相信“有志者自有千方百计”,看重亲子关系的人自然会带宝宝在身边,有办法应对带孩子出现的种种现实问题。不过,要注意的是不仅仅要带宝宝在身边,而且为人父母者要注重通过学习提高陪宝宝成长的亲子质量,至于方式因人而异,不必千篇一律。
把宝宝带在身边,宝宝因此幸福,父母因此成熟。重要的是,一生不留遗憾。因为,所有陪伴宝宝成长的人,包括我,都知道乐趣无限,虽苦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