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雨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最近考入了一家很不错的国企公司。有一天她突然问我:“我发现一个问题嘢!我们公司的部门领导中,女性比男性多,可是到了中层,就各占百分之五十了,到了高层,女领导的占比还不到百分之十,这是怎么回事啊?是不是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能力越来越低了啊?我作为一个有远大抱负的女青年,想起这事就觉得前途很渺茫啊。”
嘿,年轻人就是眼尖,她说的这个现象以前我还真没太注意。
但我在小雨心目中是一位无事不知的长者啊,她什么不懂的事情都是来问我,这回我可不能让她给问住了。于是我迅速地扫描一下自己脑细胞里的相关信息,对她说:
这个问题很简单啊,职场是个竞争激烈到近乎于残酷的地方,而且是个金字塔的形状,越往上走,位置越少,竞争越白热化,在这种竞争中,女性往往处于劣势,以至于越到高层,女性越少。
小雨不服气地说:
我当然知道职场是个金字塔形状,越往上走越难,但是为什么笑到最后的绝大多数都是男性呢?
现在的年轻人思维太活跃,简单应付一下还真混不过去。于是我认真整理思路,归纳了几条,郑重其事地对小雨说:
关于女性在职场竞争中经常处于劣势的原因,我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
1,女性职业生涯中有一道很重要的坎,可以说是女性晋升通道上的拦路虎,那就是生孩子。
我认识的很多优秀女性,进公司头一段时间干得非常出色,提主管、提经理都很顺利,但她们担任高层管理人员的很少,为什么呢?因为遇到“那道坎儿”了。
一个女员工,参加工作如果是二十岁左右的话,由基层员工一步步提升到组长、主管、经理,差不多需要五六年的时间,这时应该是向更高一层职务冲刺了,但年纪不饶人,该生孩子了!
即便是你自己不愿意生,想再奋斗几年,冲上更高的级别再说,但父母未必同意,丈夫未必同意,社会舆论压力也很大。于是只好屈从了。
怀孕、生产、坐月子、奶孩子……从岗位上一走至少就是大半年。产后上班,心里难免总惦记着孩子,工作状态也大不如前。
而这段时间,很多过去肩并肩奋斗的男性竞争对手都在大步前进,把女性同事甩得远远的。
一般情况下,女性起码也得等到孩子过了周岁,才能够逐步恢复到以前的工作状态,但已失去了宝贵的时间,再想跟上去已经很难了,最后只好放弃。
当然了,也有少数女性冲过了生孩子这一关(家里有老人帮助照顾孩子,甚至有的女性为了事业终生未嫁或没要孩子),成为优秀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但那真是凤毛麟角,太少太少了,而且这当中她们付出了比男人更多的辛苦和代价,真的是很不容易。
2,再有一点,就是女性在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上与男性不大一样,一般情况下,女性更加注重感性、感觉等。
在原则和感性发生矛盾的时候,男性多数能以原则性为重,而女性却常常把心理感受放在第一位。
比如说,有一笔业务,供货方是一对下岗夫妇辛辛苦苦创办的小企业,他们的产品性价比不是很高。面对这种情况,男性管理人员多数会拒绝,而大多女性管理人员会心生怜悯,同情他们,想帮助他们一把,于是就可能会签单接受。这样做,肯定会影响公司利益,也会让人质疑你的决策能力,这种情况出现得多了,晋升的可能性就会降低。
3,越往上走,就越会发现,公司高层管理几乎就是个男人的世界,面对这样一个男人的世界,有些女性很难适应。
很多人以为到了公司高层,就都是那种彬彬有礼、西服革履、戴着金丝眼镜、端着香槟酒与你轻声交谈的男性老总,其实那都是电视剧编出来的理想形象。我在职业生涯中见到过形形色色的男性老总,什么性格的都有,有斯文的,也有粗野的;有文质彬彬的,也有暴躁粗犷的,有些人的交流方式会让女性领导难以适应。
我记得有一次与公司一位女领导去参加一个商务宴请,主要是谈一笔业务。因为是我们有求于人家,所以对方的老总居高临下,说话不好听,尤其是喝了几杯酒之后,就现出了粗俗的原型,拍桌子瞪眼,骂骂咧咧,甚至还开始不停地讲黄段子,讲完之后,斜着眼看着我们公司女领导的窘态,他觉得很享受。
我们那位女领导为了谈成这笔业务,先是忍耐,敷衍,陪着喝酒,但随着对方蹬鼻子上脸,越来越放肆,我们公司的女领导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于是起身愤然离去。当然了,那笔业务也就吹灯了。
过了不久,这位女领导主动申请离开了一线领导位置,躲开那些令人难堪的处境,回总部机关过太平日子了,当然她晋升的通道基本也就关闭了。
听我说完这几条,小雨显得很是失望,她问:难道就不能打破这道魔咒吗?
我说:很难,不过也不绝对。你看社会上也有不少女强人、女汉子、成功的女企业家啊。
小雨叹口气说:那是凤毛麟角啊,我估计我够呛,我不会为了拼事业而放弃家庭和孩子,也不愿意在男人的世界里苦苦拼杀,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子,我想,还是当个杰出的女会计师比较靠谱。
我笑着说:你想得太远了,我看你呀,还是多考虑眼下怎么当好你的小会计员更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