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要客客气气的,不要和人发生争吵,不要出言不逊,遇到事该道歉道歉,该跑就跑,不要犟嘴,不要和底层人吵。
否则,在餐厅里就可能被热锅泼身上,在路上就容易被路怒撞,在街上争执就容易被底层人用刀干掉。
越是底层,生存空间越逼仄,越容易因为小事,暴力互害。
广州某城中村,保安因外卖员拒绝代收快递,把对方打成重伤。
湖北某村,60岁老人养的7000只鸭子,被邻居投毒弄死,只是因为嫉妒她养鸭子赚钱比他多。
底层资源高度稀缺,个体很容易将身边人成功、看成对自身利益的剥夺,一个乞丐不会羡慕开奔驰宝马的,但会嫉妒隔壁的乞丐,今天多要到了100块。
基层矛盾调解机制失效,弱势群体缺乏合法维权渠道,暴力频发。
中层人起纠纷,会打官司,走正常的规则程序,也会使用权谋手段,很少上升到暴力。
上层人斗争,选择用法律途径解决,是给法律一个机会,是给法律一个尊重,不是他必须要用法律来办,他是尊重你,才让你来办。
你办不好,他就会用其他力量解决,比如找人用刀办。
但上来就用刀,那是底层人的本能方案。
长期贫困环境,会滋生毁灭性嫉妒,我得不到的,也要毁掉你的。
保安和外卖员的暴力,就是长期遭受权力压迫的个体,会向更弱者泄愤,是负面情绪转嫁,和今天一样。
底层人群常遭社会歧视,微小的冲突,就可能触发“尊严保卫战”,会哭,会动手。
哈佛研究,教育水平低于初中的群体,更倾向“存量竞争”思维,难以理解协作创造增量。
from《达叔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