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之间总会有很多的相似,这一点是随着年龄的慢慢增长,而渐渐体会到的。
母亲应该不是个善于表达的人。
小时候,我们想吃鱼,母亲觉得贵了,就说不吃了。父亲却会说,想吃就买了吧。那时就会感觉母亲没那么可亲。
母亲应该是个怕烦的人。
比如我们小时候想吃个肚肺汤,那工程可就大了。因为没有自来水,得去河边一勺一勺的灌水,换上好几趟的水,才能把肚肺洗干净。这样的工作只会父亲干,因为我们想吃。
还是学生的时候,总感觉母亲不够心细和体贴,才会让父亲有了外心吧。印象里父亲做一手好菜,整理家务,关心我们的学习。和母亲反到没那么亲近。
哥哥初中,我小学,我们就开始住校了,除了寒、暑假,我们最多一周才回去一次。每次都是父亲来接,给我们做喜欢吃的鱼。去学校前,妈妈和爸爸总会给我们准备好多吃的带去学校。
在我上大学前,爸爸离开我们去他自己的新家了。
现在以我自己是个妈妈的身份,看母亲当时的处境,应该压力山大吧?两个孩子的学习、工作和成家。但我当时竟然意识不到这些。
现在回想起来,妈妈其实挺有韧性的。青春期的我,多少带了些对她的怨气,应该会在不经意间,说话的口气里流露出来吧?
母亲是个泪点很低的人,有次不知说了个什么话题,妈妈竟然去到阳台上落泪去了。我在想,背着我们的时候,她是不是也有许多次一个人,殇然泪下的时候呢?
工作后,和母亲有了很多同床共眠的时候,从最开始的局促,到后来两个不擅言谈的人,也可以找话题聊到很晚。慢慢的和母亲的感情,就超过了父亲,谁让他选择离开呢。
现在的我发现,我已经长成了母亲的样子,不擅表达,怕烦和粗线条。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一颗敏感而脆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