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 22预科双语理 王朝秀
2022104302
岁月的风雨,浸染了人生的沧桑,斑驳了时光的清浅,敲打着谁心中的惆怅?百味人生,坎坷不平,唯有向阳而生,逐光而行,才能不惧岁月的风霜,人间的沧桑。
人生的道路漫长而曲折,在充满荆棘的道路上,我们又该如何面对,是义无反顾的向前走还是低着头原地踏步,我们总是一边在害怕犹豫一边又在不甘平凡,害怕前路的未知路况,所以我们总是止步不前从而唯唯诺诺。
不畏艰难,用荆棘铺垫前路。或许我们都听说过在2022年入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江梦南的故事。江梦南,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半岁时因药物导致失聪,在父母的帮助下,江梦南通过读唇语学会了“听”和“说”。凭借顽强毅力和不懈努力,她考入吉林大学,顺利完成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业,并如愿被清华大学录取。她说:“我从来没有因为听不见,就把自己看成了一个弱者”。人生起于低谷,也要逆风前行,迎难而上。学习发音和唇语,是江梦南要跨越的第一道难关。摸着喉咙感受声带振动,仔细辨别每个字词气息的差别,对着镜子一遍遍练习嘴型,她学会的每一个字, 都付出了数倍于常人的艰辛。成长和学习的考验接踵而至,因为无法一直看到老师的嘴型,她只能通过看板书和课后自学跟上进度:因为听不到闹铃的声音。睡觉时她会把手机放在手里,靠振动唤醒自己。更多的付出和汗水,终于浇灌出沉甸甸的丰硕果实。所以,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说我们有过不去的坎呢?
不因困难屈服,不向挫折低头。反复淬火才能百炼成钢,没有一蹴而就的胜利.被称为“亚洲飞人”的苏炳添也不例外。在重大赛事中因为抢跑被罚下赛场,他把照片存进手机,提醒自己从失败中汲取教训。25岁时,苏炳添萌生了更换起跑脚的想法,他要与自己长期训练中形成的习惯对 抗,也要与可能出现的一连串不理想成绩对抗。30岁时,腰伤和骨裂的困扰一度令他消沉,但最终苏炳添凭借顽强的意志 走出低谷。不因困难屈服、不向挫折低头,苏炳添用自强不息的拼劲和自我超越的勇气为体育精神写下生动注脚。
我始终相信当下的糟糕,也只是黎明前的短暂,黑暗而已,所有经历的苦难都会是未来惊喜的伏笔,花会沿路盛开,我们未来的路也是。山有顶峰,湖有彼岸。在人生漫漫长途中,万物皆有回转,当我们觉得余味苦涩,请你相信,一切终有回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