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当然这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不是王安忆的,但是用这句当开场也贴切的很。
现在我身在这个书里描写的城市,黄梅季节时雨水绵绵,暗潮涌动的大大小小的弄堂,曲曲折折的街道,邻人细细碎碎的话语以及人残存在人心中的种种忽然就有了贴合,带着众人留给这个城市里的人的固有印象,书里的一切慢慢变的鲜活起来。
王琦瑶的故事,开始在弄堂。她的一生,全部和弄堂有关。
她像上海的弄堂,曲曲折折,缠缠绕绕,不经意的角落里都有故事,却是平平静静的在那,带着点神秘感。漂亮,却不艳丽,美的并不大气,却像极了家所在的地方。所以王琦瑶的美是居家的,如程先生眼里的感觉,如同她选秀中三小姐的名头。
作为女孩,漂亮总不能说是坏事,聪明也一样,然而却不见得是全部。王琦瑶够聪明,聪明得能够意识到自己的美,聪明得了解到自己的优势并且利用。她如同正常的漂亮姑娘,贪慕那么一点小小的虚荣,从一声“开麦啦”的呼喊,到最后灯光璀璨的世界。所以在她赢得了上海小姐的第三名后,长久的虚荣得到一种莫名的满足,上了这么一个台阶,就下不来了。她能留得住程先生,知道这男人能给得了她一世安宁,不比从前差,却看不上了。能通过美貌实现的虚荣,一般大多总归跟依仗权势挂上钩。所以她选了李主任,当了那么一只小小的金丝雀。从此一生,颠沛流离,波澜起伏,无论怎样的动荡,她的内心,总归有一处留在爱丽丝公寓。那是她的辉煌,即使心酸,也确实全然接受的辉煌。
跟着李主任如果不算什么好结果的话,起码他留下了那一箱金子,够她存活半生。而这之后,不论是单纯少年阿二,再次重逢的程先生,康明逊,萨沙甚至老克腊,每一个男性角色都让我觉得懦弱又不堪。他们的虚伪和软弱暴露无遗,甚至让人感觉在一切的风云变幻中,他们在王琦瑶身边的出现,并不是因为爱,而是寻找一种安慰和情怀,惦记着她的温暖,怀念她的美好,占有她,仿佛透过时光占有曾经风光无限的大上海,十里洋场,灯火璀璨,却不得不被现实拆开。
王琦瑶的心态总是有点淡然。一般来说我喜欢这种不喜欢争抢的聪明女孩。她悲剧的一生,推给说出生、时代都可以,然而对于这个我本来不会产生讨厌情绪的角色,我却有那么一点讨厌。
她聪明,却又不够聪明。她的聪明适合用来留住那些家里的男人,如若甘愿嫁给一人,绝对风平浪静,将一切搭理的井井有条。她漂亮,却又不够漂亮。如果能艳压群芳,指不定又是哪的明星,偏偏这一点点出头的漂亮加上一点点出头的聪明,让她对自己本可唾手可得的东西感到不甘。
蒋母在选完上海小姐后叹息过,这样出生的女孩,看过上流如此的繁华,几乎也就走上了那么一条道路了,她见得多了。上不去,下不来。王琦瑶的聪明并不是大智慧,助她多次存活,却挡不住局势的洪流。我并不觉得她非要靠着男人才能存活,而她能把控的男的,懦弱不堪,倚靠得上么。
既然叫《长恨歌》,一直未暴露出恨意的王琦瑶究竟恨的,怕是她一直期盼和未能如愿以偿得到的未来。从一开始,各种不甘和不满足,就在她身上缠绕起了一生的恨意。她追求着某种自认的美好和被人仰望的虚荣。她的中年,同女儿之间的较量,看的让人有种略微病态的感觉。虽然不否认说不定是女的固有心态在作怪,但这种无意识的比较,早已镌刻她一声。到头了,不也晚景凄凉。一箱的黄金换不回她寂寞时候需要的一点温暖,换回的是另一个人的虚荣,为了他的虚荣,赔上自己一条命。
到了最后,王琦瑶一人死在了弄堂的房间里,只有鸽子见得到一切的发生,一切的过往就腐朽在这,像极了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