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我看起来能说会道,但事实上,我一直有个苦恼,我所表达的总是不及我想的准确,也就是辞不达意。
我总是在心里拧巴着,每每看到一个好故事,我就暗示自己一定要记住,说不定后面会派上用场。
等到后面终于碰到一个机会,我可以把这个故事“应用”的时候,才发现我费劲心思要记住的细节,全都忘得一干二净。
那就干脆用自己的话讲吧,绞尽脑汁说出来的,却怎么也无法展现它们的精妙之处。只能在心里懊悔,我怎么这么傻,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也白白糟蹋了这么好的故事。
之前没有觉得这是个问题,以为是自己的风格,我喜欢用理解的方式去记忆内容,自然就无法神还原了。
但这样循环的次数多了,让自己特别有挫败感。尤其当你发现有人总是妙语连珠的时候,不是做不到,而是自己不行。
可能原因不外乎是看得少。因为看得少,所以思考比较浅层,自然对于很多故事印象就不深。在复述的时候,不仅记不住原话,可供选择发挥的语句也非常有限,自然也就表达不出应有的韵味了。
茶壶里煮饺子,有嘴道不出。说的就是我这样的人。除了多看,“道”出来的方式也要换换,该复述就复述,该转述就转述。别全都复述让记忆能力负荷量太大,也别全都转述让表达能力跟不上节奏。
人傻就要多看书呀!先去看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