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年某月某日,闲来无事,在豆瓣上看见一个上海游走活动,虽然文案写的实在不乍地,不过我还是去了,就当认识几个人呗,顺便运动一下咯~作为一个会展管理专业又对时间极其敏感的我,在到达集合地点却木有看到组织者身影的时候,内心千万匹草泥马奔腾而过。参加活动的人陆续来了,大家围成一圈,轮流做了个自我介绍,和参加的其他活动差不多,互相认识认识,然后就开始走路啦~
既然是游走活动,当然不能只是走路,组织人,手持Pad,走到某些建筑物前会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建筑物或地点鲜为人知的历史,或这儿曾经居住过的名人,发生过的事情。私以为,这是认识一座城最好的方式。有时候我们在一座城呆腻了,常常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但这不过就是我们从自己居住的地方跑到别人居住的地方溜达一圈而已。而在这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是否静下心来,走过我们自己的那座城,是否知道那一草一木的故事与风情
随着互联网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微商,自媒体,越来越多的个体通过网络发声,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微信,豆瓣以及各种其他平台组织活动,聚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或者作为一种营销手段
1. 先来看看网上发布的活动推送一般需要哪些东西
还记得5W吗?what , when, where, why, who
一个活动文案需要展现给目标人群的大概也是这些东西。
什么活动(活动虽然不是可以直接触摸带回家的东西,但就像旅游线路一样,这是一种服务型产品。如果活动需要门票,也记得写上哦)
时间
地点(贴心的在地点后备注交通方式会让人好感倍增哦)
为什么要来(活动什么地方特别吸引人,有明星?有好吃好玩的?可以拍美美的皂片…可以通过文字或者海报体现,吸引目标人群的注意力,当然一个简介而清晰的活动内容和安排也是必不可少的)
组织者是谁(当目标人群有疑问了可以联系谁)
2. 当我们参加一个活动前我们对它或许是有期待的,就像去一家餐厅吃饭,吃完饭,我们可能会满意而归,向朋友推荐这家餐厅,也可能网上吐槽,发誓再也不去,怎样才能让参与者满意而归呢?饭菜是否好吃,服务好不好,菜品是否独一无二
活动是否提供给了参与者ta想要的价值(知识,快乐,结交朋友…)
氛围/情感(是否让参与者感到ta是活动的一部分,ta被重视了,让参与者与活动有情感上的交流)
独特(活动是否与众不同,让参与者感觉自己之前没有这样的体验,活动体验是否舒适)
回到之前的故事,和组织者加了微信后,他约我喝咖啡,聊聊天,why not~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下午,我们相约咖啡店。然而这次聊天,让我了解了上次游走活动的真正目的,他是推销安利的!在游走活动认识人,建立感情,从而将话题带往健康,团队文化价值等,进而引出安利!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并不会让人特别反感的营销模式~
有独无偶,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一个人寿保险的业务员聊天,聊天中我了解到现在保险的售卖方式可不是简简单单给大家介绍产品忽悠你买,而是在双休日,逢年过节组织一些踏青,烘培,唱歌,吃饭,郊游的活动,利用你和他之间的共同点建立彼此之间的情感,从而产生信任,建立在信任下的销售将会更加容易,同时,下一次他也更有理由约你出来以玩之名,售卖产品
正如前文提到,活动已越来越多被运用于市场营销,成功的的活动策划通过满足参与者价值,情感等需求建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纽带与信任,从而促进销售的达成。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文化,体育,娱乐方面的体验,这些将成为营销人员的关注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