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户九,是八年前在一个同事的口中。坐落于西乡的某个山头的小村落,听说那的枫叶很美,枫叶红的时节,她每年都会约上三两好友去走一走。听得心动,就约她次年约上我。可每当她约我时,我又因周末要回老家,一直没去成。
后来,是三年前一次晚饭后,开车送先生的朋友回乡下,见到去往户九的路标。于是,内心对户九的念想再次被点燃。然而,那时候已是冬季,叶落时节,并非户九的最佳赏期。因着执念,遂在一次晚饭后开车出去逛街购物后,跟朋友随着导航去了一趟户九。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约莫二十几分钟,朋友让我把车子停下来,说到了。
那时的户九已在开发中,而且某位核心设计者是我的亲戚,对于山村民宿开发设计这块在国内颇有影响。凭着夜色,在车内瞄了一眼户九这座超级安静的村落,树影婆娑,老式屋顶层层错叠,心中顿生欢喜,遂想探秘究竟。许是因不速之客的到来打乱了山村夜晚的宁静,一阵急促连续的土狗吼叫声传到了我的耳中。怕狗的我,随即打消了下去走走的念头。仓皇驱车离开。
去年,口罩放开后,某天中饭后突感人不舒服,一测体温,发烧。再测核酸,中招了。于是就办理了居家办公申请。思考途径,应是来自儿子。他三四天前学校放假,从上海乘高铁回来,被感染了。
那天是大晴天。儿子在他自己房间闷了几天,难受。反正我也感染了,刚好带他一起去晒晒太阳。一琢磨,娘儿俩带上茶水和一点水果,驱车户九。
去往户九的山路,白天的风景果然很美。虽然是狭窄的水泥路,有的路段仅能供一辆车通行,但车辆本就不多因口罩更稀少的路面,足以让喜欢开山路的我非常轻松娴熟地边看风景边慢悠悠前行。二三十码的速度,本来七八分钟开完的山路我居然开了十多分钟。我把天窗打开,儿子也打开车窗,拿下口罩,尽情呼吸着。一阵咳嗽声响起,我赶紧提醒儿子关上车窗,戴好口罩。
到了户九,发现村口居然有个不算小的停车场。停车场北侧,是一个广场。广场边是黄色土墙夯建的房子,显然已修建,墙面完整。广场右侧,是游客中心。左侧,有一片叶子沙沙作响的高大枫叶群。还好,叶子还未全掉光,看来还未晚。
我们走上枫叶林,发现这里立着一块碑,写着“海拔520米”,边上还有一个爱心造型的背景。看来,这里更适合情侣拍照。
站在枫叶林的最高处远眺,片片山峦延绵,晴空万里。虽然出发前刚退热,但整个人顿觉神清气爽。临近元旦,气温已偏低。虽然有点风,但有暖阳罩着,身上也未觉寒冷。想着在卫生院上班朋友的提醒,感染后尽量不要吹风,驻足三五分钟后就跟儿子回到了车里。晒着暖阳,喝着防疫茶,直到太阳下山才回。
今年,户九的枫叶又红了。昨天在摄影协会群看到一则通知,说本周五约户九采风。实际上,我已脱离组织好几年,但仍潜伏其中。通知再次唤起了我对户九的念想。
今年能否成行?如果去,不知会是跟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