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轨隧道的保护措施
轻轨隧道与本工程相互关系
拟建工程地下室紧邻在建的常州市轨道交通1号线,两者之间的距离最近处16m,常州轨道交通工程为重点工程,本工程基坑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点是能否把对轨道交通1号线的影响降到最低,确保其安全。根据本基坑设计文件的要求,各种卸载和加载活动对地铁隧道的影响限度:地铁结构设施绝对沉降量及水平位移量≤10 mm,地表沉降不大于0.20%H(一级);基坑施工所引起的区间主体结构的次生内力不得影响地铁结构的安全及正常使用;管线位移控制在20mm以内;地铁侧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0.14%H,其他侧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0.30%H。
轨道安全保护工作流程
为了在施工过程中准确、严格地执行常州市有关地铁管理和保护的规定和本工程围护设计意图,将保护轻轨1号线及周边环境的安全变为现实,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协调施工、监测、监理与业主、轻轨管理单位、本工程设计单位之间的关系;
(1) 参与应急预案策划、实施人员职责明确;
(2) 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确保信息传递准确、快捷、畅通;
(3) 明确第一责任人和第二责任人,保证应急响应及时、有效;
(4) 认真执行应急预案交底制度,让现场每个管理人员及工人了解、掌握应急预案,一旦发生危急情况,一线作业人员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内迅速作出正确的反应。
(5) 做好应急物资、设备和人员的储备;
(6) 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检验应急反应的能力,增强工程危机管理的意识。
轨道具体保护措施
砼对撑的设置
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较大, 竖向设置两道钢筋混凝土水平支撑已经可以满足设计要求。钢筋混凝土支撑抗压强度高、变形小、刚度大, 对控制基坑侧向变形、保证围护墙整体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为减小对于周边环境、管线的影响, 特别是为加强对于轨道交通的保护,最终采用以对撑为主布置形式。该布置形式支撑受力明确, 整体性好, 能较好地控制围护墙体的变形,最大限度地保护周边环境。
三轴搅拌桩与轻轨站间的措施
本工程基坑采用∅800@1200三轴搅拌桩作为止水帷幕,不仅可以起到更好止水效果,而且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先行施工,隔离轻轨站和围护桩,避免围护桩施工对轻轨站的影响。
沿轻轨站侧加强的措施
靠近轻轨站一侧均采用三轴搅拌桩+钻孔灌注桩+高压旋喷桩的围护形式,可以有效的限制围护结构变形过大,从而减少其侧向变形,根据软件计算结果,坑底抗隆起安全系数满足要求, 均在理论上达到了地铁保护的控制要求
控制地面超载
基坑的开挖施工期间,严格控制轻轨站一侧的施工车辆通行,避免因重车行走而带来较大地面超载加大围护体的变形。
分层分块开挖土体
应用时空效应原理, 充分发挥土体自身的抗变形能力以减少土体位移。对地铁侧的土体,按照" 分层、分块、对称、限时"的要求,第二层土体采用抽条式间隔挖土,分块开挖时每块边长不大于20 m。
施工措施
1)土方开挖阶段是地铁保护地关键阶段,对土方开挖的方向、顺序、分层方法等均严格按照已经过专家评审通过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
2)本工程第二、三层土方开挖我方采用抽条分快开挖,限时形成南北向砼对撑。
3)在最后一层土体开挖时,及时组织施工垫层,及时形成200厚以上垫层,特别是及早形成东西向贯通垫层,以形成控制变形,控制坑底暴露面积不大于250m2。
4)当基坑变形速率大、水平位移超标时,立即停止开挖,及时查找原因、补设钢支撑等措施,直至变形稳定
5)加快土方开挖进度,立足一个“抢”字,即力争以最快的施工速度完成基坑工程施工,这对支护结构的稳定,地铁站的安全无疑都是极其重要的。
6)抢险材料准备:开挖前准备足够优质木桩和脚手板,装土袋,以备护坡。
加强监测
1)轻轨隧道是本次基坑监测的重点,应由轨道公司委托第三方监测机构全权负责,其监测项目、测点位置、监测频率和报警值均应取得轨道公司的认可。本基坑应根据轻轨隧道的监测情况及时调整施工工况,项目参建各方应服从轨道公司的统一指挥,真正做到信息化施工,把基坑开挖对轻轨隧道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2)本工程对土方开挖加强监测, 采用信息化指导施工;由业主聘请第三方观测,我方将密切配合其观测,每日将所得数据向公司总工汇报。分析施工情况,有利于在必要时采取紧急措施。
3)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基坑开挖过程及基坑使用初期,每天监测2次,位移及变形稳定后每天监测1次,直至基础工程施工结束。特殊情况下加密监测。
邻近建筑物保护措施
(1)本工程四周环绕建(构)筑物。为了确保其安全,我方在施工前就仔细调查其基础,结构状况,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和必要的加固方案,防止邻近建(构)筑物发生沉降。
(2)在工程施工期间,在该建筑物四周设置监测点,严密注视它们的位移和沉降。
(3)如因施工原因致使该建筑物的位移和沉降量超过规定的报警值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避免生沉降、开裂。
solid 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