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最近听喜马拉雅郁喆隽老师的《复旦哲学课》,从苏格拉底到柏拉图再到亚里士多德,泛泛听来真是云里雾里,不知所云。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两节课各听了三遍依然是云(晕)。即便如此,哲学家的思考方式,对生命,对日月星辰,对宇宙万物的本质探索依然让我着迷。
今天关于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就好懂得多,也引发了一些思考。
《尼各马可伦理学》
尼各马可是亚里士多德父亲的名字,也是亚里士多德的小儿子的名字。一般人认为《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书,是亚里士多德写给自己小儿子尼各马可看的。人之为父,其言谆谆,值得一读。
本书写于公元前335年到323年之间。亚里士多德一共写过三本伦理学著作,分别是《尼各马可伦理学》,《欧台谟伦理学》和《大伦理学》。其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尼各马可伦理学。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由4个部分组成:工具、理论科学、实践科学与生产科学。伦理学属于实践的部分。
《尼各马可伦理学》这本书涉及的主题非常多,包括了善、德性、行为、公正、理智德性、自制、快乐、友爱等等。
关于幸福,也是亚里士多德在这本书中认真阐述的主题。
幸福是什么
亚里士多德对幸福有三个基本判断:
第一、只有在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获得幸福。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和宇宙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有其目的。没有生命的东西的目的比较简单,例如砖用来造房子,毛巾用来擦洗。有生命的就复杂一些,亚里士多德把有生命的东西分为三类:植物、动物和人。
植物的特有的活动是取得营养和发育;动物特有的活动就是感觉和运动。那么人呢?人的活动特性不在于植物性的营养和发育,也不在动物性的感觉和运动。而在于人类灵魂所特有逻各斯,也就是理性的活动与实践。
人要获得与动植物不同的“幸福感”,就只能在理性的活动与实践中获得。否则将不是人的本质,换句话说,获得营养而感受到的快乐(吃美食)动植物会有,感觉和运动获得的快乐。动物也会有,人要实现自己的目的,不是以自然的方式达到的,而要依靠理性能力。人要获得幸福的话,一定是和人的特殊活动有关的,也就是人所特有的生活活动,亚里士多德把它称为“实践”。
所以,在亚里士多德看来,饮食男女,这些动物性的活动,并非人的特征。例如,一个人可以生很多孩子,这就是动物性的,并不代表人的特殊性。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这并不给人带来幸福。
第二、享乐并不是幸福。
为了获得幸福,亚里士多德的第二个基本判断在于:幸福并不是一种主观感觉,也就是说,不是一种享乐。快乐也并不一定是幸福。
例如:吃蛋糕甜食火锅烧烤等带来的快乐感是暂时的,稍纵即逝的,甚至在刚吃完就会有负罪感,外在的享受并不能改变作为人的本身,它只是在使用你的生理功能。
摘录:我们现代人往往就持有这种幸福观,认为幸福是一种结果。例如赚钱之后,能够买到一个包包,或者一辆车,一套房子,那就是幸福。或者努力之后,在公司里获得升职,或者在单位里当上了领导,那才是幸福。
亚里士多德会说,这样的幸福是稍纵即逝的,而且会陷入无法满足的欲求之中。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肯定不是活动的结果。幸福本身就是一种活动,或者说,生活不是为了别的目的,就是为了生活本身。幸福在于生存本身的美好和完善。对人来说,善只在于人所特有的活动的完善,也就是理性的活动。
人的幸福本身就在于善行,也就是好的行为,作为,行动。
很高级的感觉有没有?
第三、外在幸福仅仅是手段,关键要追求内在幸福。
亚里士多德承认,外在的状况会影响幸福,例如贫穷、疾病等等会干扰幸福。如果有一个人身无分文、没有住的地方,又身患重病,那么他一定没有幸福可言。
但是,我们又要看到,外在的状况,同样不等于幸福本身。例如健康、朋友、财富,这些都是好的,但并不是幸福本身。
不少人就算拥有健康、财富等等条件,但依然不幸福。我们看到很多现代人,都在不遗余力地追求外在幸福,例如要买大房子、买好车、买包包,但容易忽视内在幸福。换句话说,如果把获得更多的财富、更高的职位当作最终目标,很可能就会迷失方向、本末倒置。
这些外在幸福,必须是要为内在幸福而服务的。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在的完善。内在的幸福在于对自己品格、品性的锤炼。幸福是不缺乏任何东西,它本身是自足的。
什么是内外幸福?
如何获得内外幸福?
我会接着学习,接着记录,接着思考。